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
23
11/10
数“联”乡村,农牧小镇变为智“惠”小镇
11月9日,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论坛”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伟讲述了一个农牧小镇通过数“联”乡村变为智“惠”小镇的故事。“现在的昂素镇,几千亩草原、几百只羊、几十头牛,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查看并操控设备,完成畜群养殖、圈舍远程监控和棚舍环境自动调节。”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王伟见证了当地从传统乡村转向数字乡村。昂素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户均草牧场面积可达1700多亩,地广人稀是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伟在发言。主办方供图近年来,昂素镇抓住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农牧业产业数字化。矗立在乡间小道的一个个“千里眼”,连接农牧民的一条条千兆光纤,覆盖牧区旅游景点的优质网络等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在这个小镇普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庭发生改变。王伟说,“肉羊强镇”变身新时代“网络小镇”。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助推了当地产业发展精细化。王伟介绍,昂素镇在重点区域航拍建模,搭建起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农业综合决策服务平台,开发出集预警报警、生产管理、专家在线诊断、智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殖系统。农牧民可以精确获取植被长势、牲畜活动、圈舍环境等情况。数字乡村建设,让越来越多当地百姓看到和尝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甜头。在王伟看来,未来,在中国农村牧区都将走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的发展道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1/10
下一轮独角兽,会诞生在哪些领域?
未来中国将更多依靠科技型独角兽来推动中国企业迎头赶上,重点领域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
-
23
10/25
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
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有关情况。据悉,大会会期3天,11月17日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18日至19日还将举办16场系列专题会议,重点围绕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高供应保障水平、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主题开展研讨。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愈发强劲,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新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使行业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把握全球生物技术加速迭代的新趋势,大力推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力争在重点新兴领域实现突破。打造跨领域、大协作、快速迭代的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制造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新型生物药、高端制剂生产、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工程化等产业化技术水平。二是聚焦强链补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组建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组织开展产业链研究监测和协同攻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作,开展协同攻关和集成验证。强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优势,提升原料药、高端制剂等优势领域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整体控制能力。三是深化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医药工业提质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生产制造水平,扩大高端产品和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培育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医药工业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推广应用合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四是强化产业协同,全力打造开放共赢的良好生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医药工业企业,不断提升龙头企业行业引领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创新能力突出、质量效益好的医药工业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先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和区域先行先试,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医药制造集群。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0/18
主打“无需下载”的小游戏,正在占领微信和抖音
越变越重的小游戏,是微信抖音的下一个超级增长点?2023年,小游戏渐成兵家必争之地。从早期席卷朋友圈的《跳一跳》,到后来风靡全网的《羊了个羊》,现象级的作品塑造了人们对小程序游戏的基本认知。经过这些爆款的教育,“随点随玩”“无需下载”“极简玩法”成为小游戏们留给大众的最大印象。不过时至今日,小游戏领域其实早已不只有极致轻量的游戏体验。不常接触的玩家可能很难想象,微信和抖音上那些点击即玩的小程序游戏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比如此时此刻,如果你愿意,那么只需要几秒钟的加载时间,你就能在微信里开启一场像模像样的FPS枪战,3D建模和成熟UI样样不缺。小游戏《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的主界面与对局画面乍一看,它与主流的App游戏别无二致,却扎扎实实免去了以G为单位的存储空间和所需的下载时间。在手游端游厮杀正酣之时,闷声发大财的小游戏们悄悄增“重”,不仅内容上开拓出中重度玩法的可能性,市场体量也不断壮大。如今,在平台与厂商的心目中,小游戏的战略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高。是什么让曾经“单纯”的小游戏变“重”,也变得更重要了?01小游戏破圈了,也变重了2022年9月,《羊了个羊》连登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依靠病毒式传播与再来亿次的上头玩法火爆出圈。最终,这款小游戏凭借50万元的成本撬动了过亿营收,缔造了一个久违的造富神话。红极一时的小游戏《羊了个羊》而《羊了个羊》所处的小游戏赛道,长期以来也因为种种独特优势持续吸引着各方目光。其中最宝贵的一点,无疑在于小游戏所提供的用户增量。QuestMobile发布的《2023手机游戏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手机游戏行业用户规模维持在6亿左右,游戏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游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游戏则为开发者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得益于小游戏入场低门槛、玩法休闲的特征,中小开发者有机会从中觅得生存空间。而在娱乐产品竞相争抢碎片时间的快节奏时代,小游戏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获客优势,依托微信、抖音等平台庞大的用户生态,上手轻松的小游戏能招引海量泛游戏用户。在腾讯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曾有高管透露小游戏和腾讯手游用户重合度不足50%。微信小游戏团队则在2023年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小游戏生态中一二线城市用户与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约各占一半,用户池子中始终有新人进来。尽管24岁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依旧是微信小游戏的主力玩家,但40岁以上用户占比也达到了3成之多。这意味着小游戏连接了传统印象中的偏大龄用户,使游戏的乐趣不只局限于年轻人。同时,巨量算数发布的《2022抖音小游戏用户洞察报告》也透露,在其它细分游戏赛道陷入存量竞争的桎梏时,小游戏赛道仍不断刷新增长惊喜。从广告激活用户量增速看,2022年7月抖音小游戏激活用户量环比增长64%,高于APP游戏增幅27个百分点,小游戏用户的转化潜力可见一斑。可以说,日渐成熟的小游戏生态成了一柄谋求增量的利器,这是小游戏全方位变“重”的核心动因。从各项体量数据上看,小游戏正迅速变重。腾讯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程序第二季度的月活跃账户数超11亿,其中,小游戏作为休闲游戏平台做出显著贡献,并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具有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及广告收入。根据开发者大会上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微信小游戏平台拥有多达4亿月活用户和30万开发者,且上半年小游戏流量变现和广告推广规模均达到超30%的高增长水平。抖音方面的官方数据则显示,2022年抖音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增长45%,2023年预计增长150%,抖音小游戏生态步入高速发展期。结合开发商关注度来看,小游戏也在变重,并成为行业生产端的新风向之一。小游戏的机遇浮出水面后,除了《咸鱼之王》背后的豪腾等先行者,众多底蕴深厚的游戏厂商也纷纷加入战局。吉比特董事长卢竑岩曾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有关注到目前小游戏非常火,具体表现在小游戏流入的用户数量规模是非常大的,我们对小游戏的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相似的,掌趣科技也选择押宝小游戏。2022年以来,掌趣科技频频表露出发力小游戏市场的决心,年报与半年报中不断释放信号,在研阵容聚焦于SLG产品与小游戏。三七互娱、4399等知名厂商同样小跑布局,旗下不乏已经上线、高居排行榜前列的小游戏作品。4399的《冒险大作战》、三七的《寻道大千》等游戏都聚拢了大批玩家,市场表现异常出色。小游戏《寻道大千》开局画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正规军”入场,小游戏自身的形态加快迭代,多品类、中重度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如今,部分小游戏的游戏体验已不逊色于App游戏,比如前文提到的《穿越火线-枪战王者》以及众多玩法深度可观的原生产品。在平台支持的前提下,小游戏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少厂商都开始摸索从App移植到小游戏的可能性,以此拓宽小游戏市场的疆界,做增量里的增量。例如三七互娱入场后,迅速推出了《叫我大掌柜》《小小蚁国》《斗罗大陆之魂师对决》等一系列中重度小游戏。这些移植举措不仅反哺延长了App端产品的生命周期,还通过差异化的中重度成熟产品收获了小游戏受众的青睐,取得了不错的商业回报。到了发行侧,小游戏的分量也在变重,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将小游戏作为新品首发阵地的尝试。比如吉比特继推出小游戏版《一念逍遥》后,又于今年8月在小游戏平台上线了一款放置RPG游戏《勇者与装备》。考虑到《勇者与装备》此前已取得版号,这一次吉比特选择先于App正式发布小游戏版,可见厂商已经真正把小游戏视作同等重大的发行阵地。率先上线的《勇者与装备》小游戏对此,吉比特董事长卢竑岩称,先上线小程序版本有业务上的考虑,也因为这款游戏在属性上比较适配小程序。未来,吉比特其他的项目也会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考虑发行小游戏版本。从平台到厂商布局,从玩法到发行地位,全面变重的小游戏正化身为游戏圈最靓的仔。02增重小游戏,需要分几步?就像人无法一口吃成个胖子,小游戏的变重也绝非一次突变的结果。事实上,这是一个层进积累的过程,商业模式、技术条件、营销路径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完善。直到各方面要素补全,我们才迎来了今天的热闹景象。第一,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小游戏经历了漫长的摸索期。2017年后,微信小游戏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彼时的小游戏普遍以广告为主要变现方式,即市场主流为IAA(In-appAds)类型。此后的几年间,小游戏内容池扩大,移动端盛行的内购之风亦吹到了这片沃土,以内购为变现方式的IAP(In-appPurchase)小游戏从此兴起。小游戏通过道具引导用户观看广告2020年后,内购广告两手抓的混合变现方式逐渐成为新趋势,混合变现小游戏涌现。在混合变现游戏中,乐意看广告的零氪玩家能平稳入坑,喜欢用钱砸出坦途的重氪玩家也能玩得痛快。二者兼备当然意味着理论上更丰盈的利润空间,所以日后成为小游戏翘楚的《咸鱼之王》等产品基本都采用了这一思路。至此,混合变现的流行意味着小游戏的商业链路趋向成熟,中小开发者能迅速在这套规则下跑起来,为赛道壮大奠定了基础。第二,小游戏玩法增重依赖技术支撑,需要时间积累。要在短短几秒内完成移植版游戏的加载,放在游戏App容量动辄破G的今天,怎么想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从2017到2023,六年来小游戏的天花板被不断打破。其背后离不开平台技术迭代、缓存限制放宽的客观背景,也离不开工具端和广大开发者的持续推动。2023年有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节点,那就是Unity中国正式推出中国版“团结引擎”,并针对大家关注的小游戏赛道进行专门的技术部署。技术层面上,团结引擎基于Unity2022LTS,适配国内主流软硬件平台并优化拓展,从而降低小游戏开发门槛。考虑到移动端游戏大比例基于Unity制作的事实,引擎方的积极行动无疑对行业大有助益。正因如此,现在厂商们才能如此高效地将中重度App游戏移植到小游戏端。据三七互娱透露,如《斗罗大陆之魂师对决》这种量级的游戏在数月之内便完成了移植开发,工具端的适配性显然发挥了重大作用。Unity中国技术副总裁左瑞文还表示,未来Unity会最大程度减少小游戏内存并提高性能,同时完善制作管线,希望最终达成一套管线同时开发App和小游戏的目标。有朝一日,也许小游戏与App同步开发、同期上线会成为一件并不稀奇的事。可以说,基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普遍的厂商期待,包围着小游戏的技术障碍被分阶段扫清,为小游戏大爆发提供了舞台。第三,在小游戏领域,“买量”同样是直接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词,营销环境的变化成为激活小游戏市场的催化剂。2021年以来,在工信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放开外链、互联互通成为互联网圈的热议话题。此后,互联网平台就“拆墙”一事展开了种种探索。而对于小游戏营销来说,转折点在于2022年中,抖音对微信小游戏开放导流,抖音用户点击链接后便能直接跳转至微信小游戏。抖音里的小游戏跳转链接这意味着微信小游戏获得了不容小视的流量补充,而且小游戏本身即点即玩,不存在“安装”这道转化坎。行业熟悉的买量法则迅速发挥效用,帮助多款产品实现用户转化,推动了后续更多厂商跟进布局。同时,这一阶段小游戏界的买量竞争仍未白热化,多个品类都存在空缺生态位,买量成本也相对较低。再结合技术工具优化、变现模式成熟两重优势,App移植小游戏一时间蔚然成风,最终加速了整个小游戏生态的发展壮大,促使小游戏越变越“重”。03小游戏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增重之后,小游戏未来会走向何方?一方面,小游戏的市场格局必将发生巨变。回看这一赛道的起源,“以小搏大”曾经是它最诱人的属性。但随着发展阶段变化,这一点已经有所动摇。以往在开发者看来,“以小搏大”的“小”可以是团队的“小”。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游戏生态承载了大量中小开发者的面包与理想。在2023年6月微信公布的30万小游戏开发者中,约50%是小于30人的团队。不过随着传统手游厂商接连进场,整个生态的分配格局注定将有所改变。行业已经注意到,小游戏的排行名次与买量投入高度关联,爆款往往离不开持续引流,所以我们能发现,长年阔气投放的《咸鱼之王》稳坐前排,近来大厂保驾护航的产品也通常表现不错。打起广告毫不咸鱼的《咸鱼之王》那么,如果更多策略相似的大厂之作前来参战,加剧的营销竞争恐怕会给小微选手带去不小的压力。更不必提大厂游戏本身具备内容体量的优势——说到底,小游戏增重其实是增在了新来的“和尚”身上,中小团队仍然面临着跟进竞争导致的成本命题。而对于全副武装进场的大厂商们而言,小游戏“以小搏大”的“小”原本应是成本的“小”。大公司加码小游戏的初衷,恰恰反映了近年来行业普遍收缩的现象。游戏企业在立项和研发投入方面前所未有得谨慎,人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小游戏之所以显得如此诱人,正是因为它具备更短的研发周期,且开发和买量成本比App端游戏更低廉。但看似美妙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先机红利释放,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战局,小游戏的买量成本注定水涨船高,如同内卷加剧的App游戏一般难逃市场规律。当买量成本提升后,原本被傲人性价比所掩盖的缺憾也暴露了出来。比如,小游戏用户的付费表现要弱于App游戏用户,用户忠诚度也远不及后者。根据《2022抖音小游戏用户洞察报告》,只玩小游戏的用户月充值规模显著低于只玩APP游戏的用户。53.2%只玩小游戏的用户每月在游戏中消费金额在50元以内,作为对照,这一比例数字在只玩App游戏的用户中仅为28.6%。报告还指出,调研发现超六成的小游戏用户会在三个月内更换游戏,小游戏整体生命周期短于App游戏。概括而言,小游戏并非所谓的变现捷径。快速崛起的态势之下,其实也存在着属于小游戏自己的隐忧。小游戏变重现象的背后,短期内最直接的结果是促成发行方式的新一轮变革。可控的移植成本加上成功案例的吸引力,使得小游戏端和App端并行的发行模式走向主流,能够帮助游戏厂商实打实地开拓渠道、扩大受众。而长期来看,由于小游戏自带的低门槛属性,同质化的阴云始终挥之不去,繁荣的另一面就是参差不齐。未来,小游戏行业必将经历持续的淘洗,就像它其他渠道的兄弟姐妹那样,走向越来越重内容、重精品的筛选道路。到那时,竞争产品硬实力的小游戏才有望脱离虚胖,让重量真正重在肌肉上。另一方面,小游戏的长线发展还面临着合规化的必然考题。一直以来,小游戏市场的总体量和移动游戏市场存在着巨大差距,某种程度上处在游戏监管的暧昧区域。要知道,相对成熟的手游和端游市场都严格依照版号准入规则,但小游戏本质上是小程序,因此过去并未被纳入版号审批范围。如今,随着小游戏市场规模扩大,相关监管信号正逐步浮现。8月上旬,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很快,微信方面跟进发布《关于开展微信小程序备案的通知》,强调开发者需依法履行备案手续,未按要求履行备案手续的,微信小程序不得开展业务,平台不提供上架服务。图源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公众号更大的进展在8月末,广东新闻出版局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国产游戏小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小游戏监管的备案要求。通知要求,在广东省内依法注册登记的游戏小程序运营机构需要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申请备案管理,做好游戏小程序新上线备案工作,已上线的游戏小程序应于一年内补办备案手续。总的来说,广东省率先出台的备案制度对小游戏行业释放了良性信号,明确的备案制度有利于小游戏合法合规发展,减少各方风险。随着监管部门介入,小游戏市场有望朝着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激活便捷技术与第九艺术交融的经济活力。在合规的土壤里,玩家期待的小游戏之“重”,不仅来自体量,更来自质量。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9/19
当医疗「转战」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足不出户”的线上诊疗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小病多”“节奏快”的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阵热潮。尽管这种新兴的医疗方式在国内广受好评,但其商业化一直饱受质疑。如今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十年有余,当下的情况究竟如何了?01互联网时代,医疗行业的结构正在洗牌从最初的挂号到最终的开药,“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消费者看病的痛点、难题。究其根源,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00家左右三甲医院,其中三甲数量前十的省市包含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共有543家三甲医院,超过全国总数的1/3。而排名第20的昆明、第30的兰州分别仅有25家、16家三甲医院。此外,院均医师数和院均床位数上的方差波动更大,在前10排行中就出现了最高院均1600最低600余名医师,而榜单统计到的第36名拉萨市仅有3所三甲医院,院均373名医师,1200多张床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严重制约了部分地区的医疗整体水平。公开数据,壹DU财经整理此外,从患者角度考虑,三甲等大医院拥有区域内最顶尖的医师人才,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在此背景下,患者自然是“有点病就往大医院跑”,进而导致了医疗资源挤兑、黄牛滋生,最终出现了天价挂号费的医疗乱象。尽管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县区、社区等基层医院医疗体系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显著。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医疗窘境,有机会重塑医疗资源结构,因此,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出台了10余条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如《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资源下沉、分级医疗。在政策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市场蓬勃生长。据观研报告网统计,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26.8亿元,至2021年时已经翻了2倍多达到了323亿元,期间CAGR高达26.33%,并且到明年将突破500亿元大关。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壹DU财经整理同样,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人数和线上问诊市场也实现了快速突破。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经突破7亿人次,线上问诊市场规模达到441亿元。随着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行业的不断渗透,传统的医疗模式在今天正在洗牌重构。02从互联网大厂到金融巨头,布局医疗各显神通在实体医疗越来越卷的行情下,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医疗赛道之中,其中就不乏有京东、阿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平安、泰康和一些银行等机构。总体来看,市面上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从患者端需求切入,主打“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纵观整个医疗产业链,最容易切入的一环在于医药的销售,也是京东、阿里、美团等一系列电商企业最为擅长的商业模式。凭借着强大的客户流量和销售网络,医药电商模式的市场影响力正在快速的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渠道里医药电商的销售额占比自3.2%上升至8.3%,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占比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6.7%下降至70.8%。随着未来医疗监管日趋严格,医药电商极有可能进一步拿下更多属于医疗机构的份额。在众多互联网医药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根据2022年报显示,阿里健康总营收205.78亿元,23H1净利润1.61亿元;京东健康总营收467.36亿元,净利润3.80亿元,23H1净利润15.61亿元。从业绩上看,两家企业都已经渡过了商业推广的“烧钱”阶段,步入正轨后的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红利正在逐步兑现。除此之外,在外卖餐饮做到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美团,也在医药电商上做得风生水起。美团买药板块整合了“自营药房”和“医生诊断”两大板块,从诊断到送药上门一条龙服务,真正的实现了“小病不出门”的初衷。图片来源:美团App第二类:从医生端整合,主打“互联网医院”的商业模式顾名思义,这一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加偏向于医生、医院等医疗资源的整合,打造“互联网诊断”乃至“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有着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已建立了来自22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并已合作近2400名外部名医,合作医院近4000家。图片来源:平安好医生官网相较于“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平安医疗的体系构建的难度更多在于如何在线上管理好庞大的医疗团队。面临着同样难题的还有成立了17年之久的好大夫在线。尽管成立时间够久,但好大夫在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互联网医院想要做好,难度之大。03互联网泡沫化,线上医疗将来何去何从近5、6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众线上医疗企业是吃尽了时代的“红利”。京东健康2019年5月成立,2020年12月登陆了港交所;阿里健康2015年成立,2018年12月港交所上市。互联网的红利期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也悄然加速了整个行业趋于泡沫化的进程。除了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其余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医疗上市企业几乎全部陷入了亏损的困境。如:平安健康2022年总营收61.60亿元,净亏损6.08亿元;智云健康2022年总营收29.88亿元,净亏损16.89亿元;叮当健康2022年总营收43.29亿元,净亏损高达28.33亿元。很显然,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更像“互联网”的烧钱营销,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甚至是单纯为了上市,而失去了“医疗”本身的味道。如今潮水退去,互联网行业的泡沫被相继戳破,融资难、上市难挡住了大量想分一杯羹的企业。从根源考虑,其实任何互联网企业想要做强做大,但最终都离不开实体产业的支持。某东健康今天400多亿的营收,其中86.5%源于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的收入所得,而线上服务仅为64亿元。某东健康之所以能从互联网医疗赛道里脱颖而出,正是因为理清了互联网和医疗的关系,利用互联网辅助做好医疗而非利用医疗的噱头做互联网。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也许未来这个赛道会更卷。但是随着互联网医疗的逐渐成熟,仍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机会。来源:鞭牛士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9/08
数字经济发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
【导读】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是继市场化改革、国际化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条曲线。数字经济发展微观上是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宏观上则是重构生产函数的过程,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将从六大领域协同推进:基础设施方面增量建设和存量改造并重、数据要素方面数据贡献与数据交易并重、产业数字化从“企业-产业-园区”多层推进、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新业态培育并重、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生活建设并重、数字经济治理方面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安全和治理体系。作者|朱太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龚谨,复旦大学国际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金融博览》2022年第4期,原标题为“数字经济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为强化疫情防控成效、改善供需匹配、提升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数字经济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数字经济的系统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一、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产生的新经济形态。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始于国家战略部署,加速于疫情发生期间,升级于“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数字经济在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将愈发突出。其一,数字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面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扩大了市场边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将推动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更加高效地配置,其内涵与“市场化改革”一脉相承,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是“从无到有”地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让原本没有商业可行性的业务变得可行,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二是“从有到优”地改进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供需变化,进而推动供需更好适配,畅通供应链产业链;三是“从1到N”地提升行业协同,通过有效整合各数字终端的供需数据,打破行业壁垒,更好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高效协同。其二,数字经济是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20年,数字科技在疫情监测、人员流向监控、病毒溯源、医疗物资调配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彰显出高效抗击疫情的“科技实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在国外疫情压力持续增加、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在加快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和就业、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全面体现,极大提升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通过“非接触式”服务的方式,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顺利运转。也正是因为疫情的爆发,按下了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快进键”,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其三,数字经济将会占据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燎原之势”。从绝对规模看,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200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仅为2.6万亿元,2020年增加到39.2万亿元,年平均增速为93.8%,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从相对规模看,2005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仅为14.2%,2020年该比重增加到38.6%;从发展趋势看,目前全国已有28个地区制定了数字经济相关规划,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其中广东、江苏等13个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迈进万亿“俱乐部”,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从国际比较看,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增量发展空间。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32.6万亿美元,占GDP的43.7%,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近一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在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新加坡、中国、芬兰,其中英国、德国、美国的占比超过60%,中国的占比是38.6%,排在第9位(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1.5%)。这表明,相比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产值占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综合来看,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系统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引领性作用日益显现。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生产函数优化升级根据经济发展理论中经典的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是由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综合技术水平、要素配比关系共同决定的。数字经济发展微观上是数据要素、数字科技和平台企业相互作用,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宏观上的实质则是重构生产函数,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数据要素拓展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数据是以电子化形式存在、附带一定信息、可供数字技术处理并释放价值的符号素材。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作为新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应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数据的应用、交易、流转,解决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输入问题,扩展了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同时也强化了资本、劳动等要素的产出效力。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在宏观上,数据正在打破各行业传统知识壁垒和经验壁垒,正在成为改进市场供需适配、畅通产供销循环的关键因素,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微观上,数据正在成为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抓手,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升。二是数字科技提升生产函数的技术水平。数据解决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问题,数字技术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不断催生的新兴技术,解决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问题。从生产函数来看,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技术前沿,提升了生产函数的综合技术水平,改进了数据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形成了持续广泛的促进影响,对创新发展形成了新的强大支撑。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新兴数字科技的研发应用,一方面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如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使产业组织模式由封闭化、流程化、标准化,向开放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推动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产品、新模式奔涌而出,甚至催生出了很多新产业,如消费品反向定制、互联网健康医疗、共享交通等。三是数字平台重塑生产函数的要素配比。平台企业作为企业主体,同时作为中介具有连接双(多)边交易者、促进供需双方互动的市场属性,这种“二重性”让平台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也改变了生产函数中劳动、资本、数据等要素的配比关系。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具有网络效应,符合连接用户越多、商品越多、交易就越多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law);另一方面,平台的网络效应呈现多边属性,服务供需方用户(双边或多边)相互依赖、从彼此获得价值或收入,创造了“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正向反馈和精准对接。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在数字平台赋能下,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投入和生产函数发生改变,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递减,数据对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替代弹性提高。数字平台基于数据、数字科技和算法的综合应用,不仅便于千差万别的零散用户随时接入,而且能即时、高效、智能化匹配零散的、个性化的需求和供给,充分发挥平台的“聚合器”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特别是近年来,集“实体性”“科技性”“生态普惠性”和“网络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新型平台企业(也称“新型实体企业”)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在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打造数字经济竞争优势需要“六箭齐发”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其自身发展也是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两大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两大主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保障——数字公共服务和数字经济治理。结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的任务部署,“十四五”期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乘势而上,筑牢竞争优势,需要从这六大领域协同发力。一是基础设施方面增量建设和存量改造并重。在增量建设方面,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明确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关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和绿色低碳问题。在存量改造方面,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新基建”对数字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数据要素方面数据贡献与数据交易并重。在数据开放共享上,一方面推动实现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有序共享,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国家级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利用。在在数据交易上,培育发展数据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支持培育数据服务商,支持社会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依法依规开展公共资源数据、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的采集、整理、聚合、分析等加工业务。三是产业数字化从“企业-产业-园区”多层推进。在企业层面,大型企业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排头兵”,通过开放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资源和能力,“以大带小”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有效推进方式。在产业层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是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驾马车”,通过在智慧农业和水利、工业、商务贸易、智慧物流、金融、能源等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形成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在园区层面,依托企业和行业数字化积累的能力和经验,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四是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新业态培育并重。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信息、神经芯片、类脑智能、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储、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创新将成为政策支持重点,找准技术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通过技术改进的“试探创新”和新技术开发的“探索创新”,明确关键技术创新的路线图;加快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在数字重点产业领域形成“链式”创新能力。在新业态培育方面,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跨境电商等,引领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五是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生活建设并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强化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城市“一网统管”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鼓励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在数字生活建设方面,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打造数字产品服务展示交流和技能培训中心,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六是数字经济治理方面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安全和治理体系。在公平竞争监管方面,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完善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在协同治理方面,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在数字经济安全方面,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9/01
率先全面开放,文心一言为何一骑绝尘?
连续两天,半夜爆出大消息。先是华为新机深夜上线,让芯片国产替代的步伐更进一步;次日晚,百度文心一言官宣向公众全面开放——两大劲爆消息直接点燃科技圈。8月31日凌晨,百度官方公众账号即发布推文,称“文心一言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文心一言APP”或登陆“文心一言官网”体验。包括百度文心一言在内,一共有8个企业/机构的大模型位列第一批名单,可以正式上线面向公众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被看作文心一言竞争者的阿里通义千问、360智脑、讯飞星火等,不在首批获批名单中。随后“文心一言APP”在各大应用商店冲上热榜,在苹果AppStore上更是直接登顶免费榜榜首,成为当日热门应用,这无疑让百度再一次占得了先机。此前,在获得备案审批之前,各家只能小范围内测,用户需要“排队”申请内测资格,由此大大限制了大模型在用户层面的推广,如今大模型备案获批和全面开放,大模型的步伐有望迈入下一阶段。秉持着技术自主的理念,将资金大规模倾斜到自主技术研发的百度和华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而软硬件领域的“双子星”联袂,共同推动技术投入走向“开花结果”。技术坚守,换来厚积薄发Technologystick,inexchangeforaccumulation大模型在国内掀起新一代技术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而百度在大模型赛道上的步伐一直领先。2019年第一个发布了文心大模型,2023年,大厂中最早推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如今又率先获批、得到认可,正式向全社会开放。百度之所以快速踩在了大模型的全球性技术风口上,是建立在百度雄厚的技术基底之上。早从2010年开始,百度就已经着手布局AI相关技术的研发,近十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400亿元。其中2022年研发费用高达214.16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到22.4%。与全球其他大厂相比,这些投入也是数一数二。在高研发成本的持续投入下,这些年从最初探索深度学习等基础技术,到推动AI在互联网等场景试点落地,再到如今扎根千行百业、大力推进AI工业化大生产等,百度既完成了在芯片、框架、模型和应用四层构架对应的自研技术积累,具备了做AI基础设施供给者的前提条件,又成功引领了AI技术成果在产业层面的实践,降低了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门槛。这也使得百度无论在技术专利、技术产品还是技术应用上,都占据了领先地位。以专利来看,根据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2022)》显示,百度AI专利申请量1.68万件,连续五年保持中国第一;专利授权量上,百度仍以5705件专利授权量位列第一。文心一言大模型,正是百度多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的水到渠成,而基于技术和实践的领先优势,文心一言问世不到半年,在国内外多家调研机构、权威媒体和高校等发布的大模型评测报告中,表现优异。如IDC最新发布的《AI大模型技术能力评估报告,2023》,报告显示,百度文心大模型3.5拿下12项指标的7个满分,综合评分第一,算法模型第一,行业覆盖第一。其中算法模型是大模型能力最为核心的要素,百度文心大模型在这一维度获得了唯一的满分。更令外界欣喜的是,从测评来看,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能力从5月至今不断提升,正在逐渐赶上国外大模型。百度「AI大底座」的全栈能力,助力文心一言进化ThefullstackcapabilityofBaidu's"AIbigbase"helpsWenxintoevolve31日凌晨全面开放后,百度文心一言APP迅速飙升至苹果商店免费榜榜首,成为首个登顶应用商店榜首的中文AI原生应用。用户的反响,透露出他们对文心一言表现出的强劲进化能力的期待。自今年3月发布至今,文心一言快速成长,熟练掌握的创作体裁超过200个,内容丰富度是发布初期的1.6倍,思维链长度是初期的2.1倍,知识点覆盖达到初期的8.3倍。在一些公开测评中,文心大模型3.5版支持下的文心一言中文能力突出,甚至有超出GPT-4的表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百度飞桨,百度拥有自研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它有力支撑了大模型的高效训练和推理。通过飞桨端到端自适应混合并行训练技术以及压缩、推理、服务部署的协同优化,文心大模型训练速度达到原来的3倍,推理速度达到原来的30多倍。飞桨和文心一言,一个是框架平台,一个是大模型,这两者之间正好处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里面很重要的两层,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协同优化潜力,由此飞桨领先的训练技术,能够优化大模型的训练效率。百度不单单在框架层和模型层拥有关键技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IT技术的技术栈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三层转变为“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百度则是全球为数不多、进行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从高端芯片昆仑芯,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预训练大模型,及搜索、智能云、自动驾驶、小度等应用,各层都有领先业界的关键自研技术。如框架层上,百度从2016年就开源了飞桨深度学习框架,目前这一框架已经集成了深度学习核心训练和推理框架、基础模型库、端到端开发套件等工具组件,在中国市场份额中排行第一。全栈布局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技术栈的四层架构中,实现端到端优化,大幅提升效率,飞桨和文心一言的优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另外,芯片、框架、大模型和终端应用场景,也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的反馈闭环,帮助大模型不断去调优迭代,越做越好。比如文心一言与搜索、信息流等应用层的协同。百度的搜索服务,每天响应几十亿次真实的用户使用需求,每天进行1万亿次深度语义推理与匹配,能够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反馈,从而倒逼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和芯片的优化。相对地,文心一言应用于搜索,也将带来搜索的变革。除了全栈自研的「AI大底座」,百度智能云推出的两大AI工程平台—「AI中台」和「百度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也分别在开发和资源层面进行提效,加速训练过程。这给文心一言的成长提供了最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成为其追赶国外大模型的底气。核心能力升级,百度加速大模型落地时代到来Corecapabilitiesupgrade,Baiduacceleratethearrivaloftheeraoflargemodellanding5月底举行的2023万象·百度移动生态大会上,百度搜索宣布“AI伙伴”开始内测。这款全能的“Al伙伴”能够听懂用户的任何问题,并用语音进行互动,还能帮助用户标记答案中的重点,提供权威的来源。在演示中,“Al伙伴”完整地提供了一篇人工智能大会主持词。百度旗下各类用户侧产品正在利用大模型进行重构,而基于大模型基座和云平台进行开发生态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前不久,百度承办的2023WAVESUMMIT上,推出了“超级助理”和“ComateX智能编程助手”。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构成了一个人工智能或者通用人工智能系统最基本的能力,从文心一言在C端及B端应用上的表现来看,这四大核心能力正在快速提升,而背后展示出的则是百度在知识增强、检索增强、对话增强方面的关键技术能力和差异化优势。庞大的知识图谱和搜索基础上对真实数据和用户需求的理解,是百度多年来构建技术护城河和打造内容生态的基础,因而作为百度自主研制的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在知识增强和检索增强方面天然具有优势。据悉,百度文心大模型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知识图谱,包含50亿实体、5500亿级事实,每天调用量超过400亿次。在对话增强方面,百度深耕对话技术多年,前不久,王海峰带领团队完成的「知识与深度学习融合的通用对话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了「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颁发的首个特等奖。对话技术所涉及的记忆机制、上下文理解和对话规划能力,能够帮助文心一言实现更好的对话连贯性、合理性和逻辑性。百度已经构建了面向中文、服务应用、富含知识的多样化训练数据,并建立起人类反馈、奖励模型和策略优化之间的飞轮机制,随着真实用户的反馈越来越多,文心一言的效果会越来越好,能力也越来越强。而今,文心一言率先面向用户全面开放,也就说未来能获得更海量的真实世界中的人工反馈,这将进一步改进基础模型,助力文心一言加速迭代、提升能力。而且,对用户层面的放开,会刺激大模型竞争焦点转向应用层,激起应用开发的创造活力,基于文心一言的领先,百度未来或将率先带来杀手级应用,真正引领大模型进入落地时代。这亦是用户想从这场技术性浪潮看到的,弯道超车,占领新一代技术变革的制高点。来源:鞭牛士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8/22
钉钉回到自己的轨道上
2022年初,一位飞猪高层人士曾在内部会议上形容飞猪正在进行的组织调整(独立经营):飞猪过去就像地球上的一块大陆,地球出太阳飞猪也出太阳,地球刮风飞猪也刮风。“现在我们希望变成月球,有节奏一致的公转轨道,也有我们的自转轨道。”钉钉过去的处境类似,它就像一颗卫星,围绕在行星阿里云身边,现在,它终于可以回归自己的轨道了。钉钉并入阿里云的决定,是2019年6月18日宣布的,次年,时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的张建锋提出“云钉一体”,钉钉与阿里云加速融合。表面上,钉钉是升了——它升级成为大钉钉事业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成为建制级别更高的阿里云事业群的附属,尽管阿里反复强调,合进阿里云的钉钉依旧是独立的。四年之后,钉钉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8月13日,阿里宣布钉钉将从阿里云智能集团中独立拆分,从原隶属于6大业务的阿里云智能集团旗下独立业务,成为“1+6+N”架构中的N公司之一。独立后的钉钉压力不小。创始人陈航2016年曾经说过,在集团这棵大树下,钉钉不谈赚钱不谈规模,只谈产品;然而如今当家做主,钉钉就不得不为柴米油盐烦忧了。但好的一面是,钉钉终于可以卸下包袱,不用再服务于集团大战略,而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成立之初,钉钉曾是一块独立的业务,目标是成为基于IM的协同办公平台;被吸收进云钉一体大战略后,它获得了更高级别的资源,也有了新使命,它被重新定义为“中间平台”——下是云计算,上是企业关键应用,钉钉成为阿里云面向企业的端口。有趣的是,就在宣布与阿里云分家的两天后,钉钉宣布其个人版正式启动内测,该版本主要面向个人、小团队、高校学生等人群。显然,这些人群不是“云钉一体”下的钉钉的主要目标客户。另一则人事变动可以连起来看。据晚点LatePost报道,钉钉COO库伟将回到阿里云,另有任用,而此前库伟在钉钉正是负责大客户团队。驶离阿里云轨道后的钉钉,终于可以只为自己而活了。01“我们是在航行中掉了个头,至少掉了90度”,2022年底,钉钉总裁叶军接受豹变采访时曾如此形容此前两年钉钉的转变。创业第一天,钉钉团队曾希望能有10亿DAU,流量起来后卖软件,就像AppleStore一样。但在云钉一体战略落定的2020年,钉钉开始迷茫和纠结:这目标到底对不对?讨论的结果是,钉钉从一个toC的、以10亿DAU为目标的业务,变成了一个toB的业务,“这是集团的战略”,叶军在上述采访中说,云钉一体希望“云”和“钉”一起构成新的操作系统底层,钉钉逐步转成toB业务,“产品业务形态、商业模式、组织形态都做了调整”,叶军说。钉钉有了新目标:1000万数字化应用、100万家付费企业。尽管在阿里内部反复强调钉钉是独立业务。云钉一体下的钉钉帮云找到了新客户,“很多企业是因为用了钉钉才用了云”,叶军说。但显然,撇开集团的大战略,钉钉不会只满足服务B端企业。今年3月,钉钉全资收购协同办公厂商“我来wolai”。钉钉收购“我来wolai”是为补足协同办公产品能力,依旧是钉钉服务企业级客户战略的一环,但同时也与其服务C端用户的目标有关。钉钉当时向媒体回应:已加入钉钉的我来wolai团队将负责智能化协作文档的研发,和个人版文档的产品设计。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产品出世,钉钉就被打上了“和老板站在一起”的标签,2年的B端探索后,钉钉的这一标签就粘得更牢了,同时随着更多应用的增加,产品也不似早期轻巧。事实上,最早在2022年12月的产品发布会上,钉钉就已提出将推出个人版产品,为用户提供更轻盈的效率套件。尽管当时阿里尚未正式分拆,但内部已经开辟了不少试验田,阿里内部被分为内核公司、环路公司,环路公司需要自负盈亏,但同时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钉钉重新独立,已经有了组织上的保证。今年3月,阿里正式启动一拆六,8月14日,钉钉从已有上市时间表的阿里云中分拆,2天后钉钉开启个人版内测,就像是钉钉的独立宣言。02当然,只谈钉钉的贡献与付出,对阿里云和阿里集团并不公平。若只看投入与产出的账面数字,阿里对钉钉的投入恐怕还没有回本。新冠期间,包括钉钉、飞书、腾讯会议等线上办公平台都打出了“免费”的招牌,大批用户涌入不仅没能贡献收入,反倒耗费了不小的带宽成本。阿里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为3.87亿元,同比增长106%,主要是由于钉钉相较去年同期使用量恢复正常,使得主机托管和带宽费用降低。除了资金,钉钉也从集团获得了新客户、以及服务大企业的能力。据叶军在2022年底介绍,当时钉钉有接近1/10的客户是新零售行业的,这跟阿里集团的支撑是离不开的,“如果抛开淘宝天猫的支撑,很多客户可能不一定会用钉钉。”今年618期间,钉钉还开启了带货模式,推出了面向企业的电商服务。暂不论这种模式是否行之有效、是否受用户欢迎,钉钉能探索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是要有集团和电商业务在背后支撑的。独立后的钉钉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生存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尽管钉钉成立于2014年,但它仍处在投入期。2022年3月,钉钉正式对外公布了商业化计划。钉钉公布了三个方向的商业化路线:其一是在免费版基础上,按照客户规模分为付费的专业版(9800元/年)、专属版(10万元起/年)、专有版(100万元起/年);其二是向合作伙伴销售SaaS生态软件,钉钉收取最高15%的佣金;其三是合作伙伴基于钉钉底座开发的硬件产品,钉钉开放SDK接口,收取10%的佣金。不过在2022年底,叶军也承认,虽然钉钉的毛利率很高,但体量太小,这点收入对阿里来说没有意义,“阿里也没希望钉钉为集团创造多大的利润”。今年6月,叶军曾对外表示,目标是三年内实现盈亏平衡。独立后的钉钉立刻为自己找到了另一条盈利路径,那就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商业化路径。钉钉个人版开启内测后,我来wolai创始人马锐拉(原名汪佳敏)在即刻发帖称,钉钉个人版=Notion+ChatGPT+Midjourney+Zoom,但一个集合体能否足够专,未来能否吸引到足够的付费用户是存疑的。钉钉的独立之路对它固然是个好消息,但实现彻底独立的路径也同样困难重重。独立后的钉钉也要独自面对微信、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的竞争了。尽管独立并不意味着钉钉无法再从集团获得资源,但显然获取的难度要比以前难上几分。032022年,面对为何阿里云和钉钉账户为什么没有打通的问题,叶军的回答是,“未来我认为一定会打通,只是现在这个优先级没那么高。”现在,无论是上市的阿里云要甩掉钉钉的想法更多,还是钉钉要独立的意愿更为迫切,总之,阿里云和钉钉不会再执着于打通、协同。一位接近钉钉人士也向字母榜表示,云钉一体是业务策略,业务的合作会继续,双方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合作仍会继续,但未来两者的融合深度自然要稍逊一筹。对阿里各个业务来说,合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分才是主旋律。合有协同的好处,当然,大公司之间的部门墙之壁垒森严,恐怕不逊于两家公司之间。问题是,协同必有主次之分。就像钉钉要服务于阿里云的大战略,阿里其他业务大多也要服务于核心电商业务,处于从属地位。若论打通之努力,阿里体系内最执着于与集团打通的莫过于阿里大文娱了。打通给大文娱带来过好处。时任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的杨伟东说阿里在数据上的积累、产品研发,“快速弥补了优酷产品竞争力不够的情况”。但优酷也需要在视频里增加购买按钮,以至于后来杨伟东承认过去曾走了一些弯路,“内容和电商之间的链路决不是看内容买东西。”国信证券也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优酷的内容电商基本是为所在集团战略服务,优酷作为阿里大文娱产品,主要为阿里电商引流。打通也在阿里大文娱内部进行,《晚点LatePost》曾描述过一个大文娱内部努力打通的例子:只要优酷上了新剧,虾米就一定要同步更新和推广原声音乐。如果这些音乐的独家版权在腾讯音乐手上,杨伟东就会下强硬的指令,“这个音乐我这边必须要有,不管你们怎么和腾讯去谈还是买,反正必须要有。”2019年,樊路远在一封公开信中,将《这就是街舞2》等头部项目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阿里大文娱内部优酷、阿里影业、大麦、UC等业务全面打通带来的协同效应。事实上,自UC、阿里音乐、阿里文学从大文娱的板块中剥离出去,类似的打通已经少了不少,随着一拆六的正式落地,大文娱与集团的打通又会少几分。今年8月,淘宝宣布与芒果TV达成合作,在淘宝88VIP权益中加入芒果TV会员,用户开通88VIP后即可享芒果TV和优酷会员任选其一,而此前,88VIP的会员权益只有优酷一家。客观上,88VIP给优酷带来了不少会员,但88元的88VIP年费尚不如爱奇艺或腾讯视频单个平台的年费,优酷能从中获得的便更少了。而因不少88会员本已低价获得了优酷会员,即便优酷做出了热门综艺、热门剧集,付费会员的增长也不会产生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一般的爆发力。与钉钉类似,分拆之后的优酷不得不独自求生,但它也终于可以卸下电商的包袱了。更显眼的调整存在于组织端。一拆六落地后,阿里退出了新的内部转岗制度,过去集团鼓励人才流动,阿里员工可以在集团各事业群自由转岗;现在则要求员工必须先离职再入职,才能转岗至其他事业群,并且司龄将清空。来源:鞭牛士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8/11
在2023年中始我对互联网未来的方向的两个看法
一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中时刻,回想我个人的B端产品系列第一本书出版,到今年已经有3年的历程,而这也让我见证了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大变革,正值新年伊始,我谈谈我对互联网未来的看法。互联网产业变革之一:回归商业本身在第一本书的筹备与撰写完成后,我以咨询专家的身份亲身走访过多家企业。而在半年左右的走访后,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在互联网平台经济逐渐见顶后,驱动互联网产业经济增长需求越发来自于互联网产业之外的企业。很多原来被视为传统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希望利用互联网发展至今总结的工具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以我实际走访的一家浙江温州的某大型服装生产企业为例,企业成立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看似简单的物料管理却成为了这家企业最头疼的问题,简单的Excel表已经不能支撑多工厂,多批次,多类型的物料管理体系。于是该企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花费了20余万元采购了一套进销存软件系统,随着系统在多工01厂的部署与实施后,让这家生产企业内部对于物料的管理实现了充分数字化。很快原有的成衣毛料12个品类存在大量呆滞料、配件肩垫库存调拨不充分、耗材纽扣周转率过低等一系列异常库存问题都浮上水面,伴随着一系列的管理调整,居然让单件成衣的总物料成本下降了8毛4。你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在充分竞争的浙江服装生产市场,这个数字已经相对同行在成本上下降了20%左右,而最终带来的效果是,当年原料成本降低了近190多万。这一举动让该公司一跃成为同行业中物料管理的翘楚。而面对采购系统花费带来的巨大投资回报率,让这家企业在第二年直接在企业内部独立成立了一个4人的小型信息化部门,专门基于原有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帮助公司推进全面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造。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互联网产业正在从原来的讲故事,逐渐变为了要看到每一笔资金投入后的真金白银回报。这也就对所有互联网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必须要理解懂业务,能准确把握一家企业问题结症所在,然后利用产品化来去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学会如何快速拆解一个模式业务,并定位企业问题的所在,这也是当下时代每一位B端产品人都必修的课程。互联网产业变革之二:企业数字化成为新方向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行业中已经存在大量的软件公司,但是这些公司更多提供的只是某个或多个功能的软件,如同市面上售卖的不同型号的商品一样。企业主只能按照自己的猜测购买一到两个软件商品来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甚至更多时候由于对于信息化的不了解根本想不到要去购买软件,而是通过大量堆人来解决问题。但是当下整个市场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始逐渐失灵、企业运营成本不断高涨,这些都在不断加速企业数字化浪潮来袭。而此时行业内的企业诉求:由简单的对某个功能变为了,希望能全面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与现状,复杂问题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个也好理解,因为这些企业本来就没有数字化建设背景,甚至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也没有B端业务的背景。所以企业数字化更多需要由既懂业务又理解数字化建设的交叉背景人去进行统筹设计。值得庆幸的是,可以看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或者叫信息化工具被提出,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这其中对整个行业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台概念,这里我就不对这个概念做过多解释,大家可以去翻阅我的那两本《中台产品经理》系列丛书。我们需要明白中台只是一个工具,是解决企业数字化的一个抓手,本质上我们是要实现企业数字化,我们可以用中台,也可以用其他“台”,只要能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的目标即可。变革之下对互联网产品人的新挑战在产业变革之下,无疑对整个B端互联网人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正确的进行B端产品体系的搭建。在B端产品设计与搭建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B端产品建设过程与C端产品搭建是有高度的不同。如果说在C端产品设计体系中产品经理拥有较高的自主性,那么在B端产品设计体系中,更多是追求面向企业问题的统筹解决方案。因此所谓的正确B端需求分析,是需要准确定义当前企业问题,并以业务所在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从而让产品功能可在本阶段支撑业务运作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在下阶段可扩展的支撑体系。因此希望所有B端产品都能建立起适应当前变革的四个纬度能力体系,如下图。摘录自《中台产品经理:数字化转型复杂产品架构案例实战》一书这其中01,02是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现在产品人在当下变革时代最为欠缺的部分。最后,行业的变革已来,互联网人你准备好了吗?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7/25
AI数字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先生”
今年年初ChatGPT的火热,在全球掀起一阵生成式AI(AIGC)热潮。国外的OpenAI、国内的百度等企业,都在AIGC上强力布局。各种应用场景中,AIGC助力的数字人引起了市场注意。事实上,数字人不是个新鲜事。早在1964年,波音公司研发了第一个具有“人”形象的数字人,即波音人(BoingMan)。中国大部分年轻人接触的首个数字人形象,应该就是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和洛天依。随着AIGC技术的迭代,虚拟人的形象也愈发逼真。前不久,有网友用AI模型生成了歌手孙燕姿的AI数字分身,从外形到声音让人一时分不出真假。另外,现在大家刷短视频,也经常能刷到一些做主播的数字人,跟真人几乎一模一样。毫无疑问,AI数字人已经火起来了。但是,很多企业仍然不知道如何打造和利用数字人,创造更大的价值。落后于时代,可能就会被淘汰。基于此,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最新的《PeerScape:AI数字人最佳实践案例与探索》报告(下称《报告》),给众多企业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AI数字人,在金融、电信、传媒等行业已经初步落地,当前的典型场景在智能客服、虚拟主播、智能营销。另外,IDC还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行业案例来分析。尤其是金融行业,被IDC认为是AI数字人实践的重点领域。百度有两个数字人案例都被《报告》当做典型,其中一个是中信金控的“小信”。为什么金融行业成为AI数字人实践重点的领域?中信金控的“小信”是如何落地的?百度又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利用IDC的这份报告,同时深入市场观察,就能找到答案。01数字人:金融业的“新助手”正如当初“互联网+”给各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眼下“AI+”也带来了无穷的想象力。尤其在跟各行业密集打交道的金融业,AIGC正发挥出强劲的动力。据测算,中国产业金融规模接近300万亿元,产业数字金融是未来金融机构转型的新赛道,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400万亿元。本质上看,数字金融依然带有明显的服务业特点,营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不过,目前来看行业里仍有些待解决的痛点,阻挡着发展脚步。线上渠道里,存在产品营销内容无法吸引客户眼球、内容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线上机器人客服用户体验不佳等痛点;线下渠道里,存在人力投入成本高、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不统一等问题,一些营销活动难以更高效地展开。以前不是没有发现这些痛点,而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完全可以解决。而随着AIGC的爆发,数字人成为解决这些痛点的“得力助手”。AIGC本身是一项数字技术,它需要一个载体或者对外输出的渠道,而AI数字人是最佳选择之一。它能够将虚拟和现实世界连接,形成新的内容输出形式,更高效和全面地进行品牌活动,创造更深度的营销价值。《报告》显示,2022年之前数字人大多处于L1-L3的阶段,“能力”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能将2D图片转换为3D数字人,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大多是带货、直播等偏娱乐场景。这也许能解决一两家企业的痛点,但是无法大规模落地,从而解决更为庞大的产业级问题。技术创新,始终是科技发展的最佳推动力。在预训练大模型、语音语义等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人即将跨进L4阶段,也就是实现初步的智能化交互,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创造力。说白了,AI数字人变得更像“人”了,能够帮助金融业创造更大的营销价值。一方面,端到端对话模型、语音语义、自然处理和AIGC等技术,能在更短的时间让数字人拥有独特的外貌、性格、特长等等,而不再是给人冰冷的机器感。这会让金融机构在面对客户时,品牌形象更为真实和立体。另一方面,结合融合多模态技术,数字人能够感知到客户的情绪和需求,然后自动生成能够互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比如微笑、抱歉等,由此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就可以通过数字人进一步锁定目标客户,并且深入洞察客户需求,实现智能化和精细化的营销策略。IDC发布的这份报告,对于数字人的洞察还是比较有权威性的。毕竟,它拥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经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的市场调查、咨询服务及会展活动提供商。透过这份报告,已经能预判AI数字人将在金融业产生更大的助力。02“小信”背后的“百度力量”时代机会和技术红利,几乎裹挟着所有行业和企业向前,但不是每位选手都能产生更快的加速度。那些拥有足够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企业,才能成为跑在前面的弄潮儿。《报告》里,选取了几家金融机构作为数字人实践的典型案例,其中中信金控显得尤为突出。作为中信集团旗下综合金融服务板块的平台公司,中信金控跟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在数字化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痛点。而通过去年9月发布的数字人“小信”,中信金控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创造出新的价值。目前来看,“小信”创造了多个第一。首先,它是业内首个数字人财富顾问。当中信金控的客户碰到不明白的问题,“小信”能够在线答疑解惑、解读产品,以更人性化、高效率的方式帮助客户了解产品和服务。不止如此,它还可以跟客户聊些深度的东西,比如投资组合、投资策略等等,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很多被“小信”服务过的客户都表示,感受到了“开朗、自信、阳光、专业”。这比单纯的客服体验要强太多,无形中也让中信金控的品牌形象更为专业和饱满。其次,“小信”还是中信金控数字化转型的开篇之作。去年3月,中信金控成立,随后半年“小信”就诞生了。如今它已经成为中信金控及下属子公司的线上形象大使,在各子公司渠道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小信”大脑思维、外貌造型、视听感觉、语言能力,来自于百度智能云相对成熟的数字人技术,与中信金控的金融行业“知识库”。中信金控财富管理部平台管理处处长丁磊表示,早在2016年,中信集团就跟百度一起合作做网点的智能机器人,有合作的基础。于是,中信金控选择跟百度一起建设数字人,并且选择了百度智能云数字人团队提供的定制化方案。合作过程中,百度的技术实力、智能客服团队和云服务支持能力都发挥出关键作用,这也是“小信”相比其他数字人最明显的技术优势。比如,中信金控依托百度智能云的自然语言理解和智能对话技术,快速构建起了问答知识库,这就让“小信”的认知能力大幅提升,从而让它获得了涵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担负起财富顾问的责任。丁磊表示,在数字人建设过程中,中信金控一方面和百度智能云合作建设了一个数字人平台,同时百度的云服务也为数字人提供了技术支撑,双方的合作非常顺利。NBA比赛中,要想赢得胜利,需要有一股“关键力量”。这股“力量”一方面能够组织好队员之间的协同,更加灵活和精准地推进战术,另一方面能够击中防守痛点,投入制胜一球。这种“关键力量”通常是由明星队员推动的,比如乔丹、科比等等,他们也被称为球队的“关键先生”。商场如球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实也需要“关键力量”和“关键先生”。在跟中信金控合作打造数字人的过程中,百度智能云就扮演着“关键先生”的角色,发挥出“关键力量”。03面向未来的差异化“源动力”百度智能云的这种“关键力量”,究竟源自哪里呢?“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强调,在竞争中要让产品或服务优化同行,才能获得更多客户青睐,巩固竞争力。如何做到差异化呢,其实核心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人无我有”方面,百度在AI领域长期积累的、独家的创新技术,让数字人更加智能化。比如,百度感知层的智能技术,让数字人看起来和听起来更加智能。认知层的智能技术,让数字人具备更深度的思考能力。拿感知层的智能技术来说,早期在TTS领域,用文字驱动数字人说话,虽然也能让人听明白,但是体验并不好,有时候音画不同步,有时口型对不上,不像真实的人类在说话。而百度利用细粒度声学建模、自回归建模。提升了风格预测。只需要人工录制200句音频语料,就能生成一个媲美上万句语料的音库效果,听起来与真人说话基本没有区别。“人有我优”方面,百度智能云针对数字人金融助手,已经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落地案例。比如,交通银行的数字人“娇娇”、浦发银行的首个数字员工“小浦”、国泰君安的“小安”。它们不仅能辅助企业员工办理业务,还升级了行业专有知识库,有时候比真实员工懂得还多。这就能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同时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经验,有时候就是企业的护城河。即便同行在技术上跟上来了,但在经验上跟百度还是存在差距。而这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并非短时间内能形成。“人有我新”方面,百度在文心大模型等技术上不断迭代,为数字人带来新的方向。文心大模型给数字人带来的本质改变在于,过去的数字人比较呆板和僵化,只能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模板进行问答。当用户提到特定关键词,数字人就“背诵”式地回答,提到“超纲”的问题就回答不出来。而基于文心大模型升级后的数字人,变得更加灵动和聪明。它不再局限于提前设置好的模板,而是可以持续学习进化。比如在金融行业,它能在持续学习后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全领域金融知识,变得更加“全才”。这种改变是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数字人,可以完全胜任理财师等高难度的职业,甚至比真实的理财经理做得更好。有数据表明,中国理财规划师缺口已经达到60万,文心大模型无疑会让这个就业缺口变得更小。已经有不少企业在看好百度的文心大模型。丁磊表示,去年以来大模型非常火爆,所以中信金控也发现“小信”作为一个数字人必须有大模型的加持,才能更好地跟用户互动。跟百度合作,也是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去研究如何让数字人更加的聪明。总体上,百度智能云能够成为多个企业打造数字人过程中的“关键先生”,正是来自于这些差异化的竞争力。04结语数字化浪潮滚滚来袭,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浪潮之中,金融等众多行业都被裹挟向前。其中,数字人成为推动它们向前的有力助手,能够解决许多棘手的痛点,IDC的报告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学会选择正确的“关键先生”,才能发挥出“关键力量”。中信金控和百度智能云合作打造“小信”,就是一个优质的、有价值的参考对象。来源:A5站长网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7/25
“新职业与就业”报告:数字时代的办公“幸福”,收入多、麻烦少
2023年什么最“珍贵”?答案:信心。渡过令人心酸的2022年,每个人都在渴望一个美好的未来。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保障,就业质量的好坏,关乎着每个国民幸福生活的实现。信息技术加速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作为新兴劳动主体,推动了数字职业化与职业数字化的两大新进程。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的深入,无数新职业将在未来诞生。下一个十年里,以Z世代为主的“新职场人”将迎来什么样的办公“幸福”?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就在今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腾讯新职业与就业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详细和深入的展示了新职业与新就业的现状和未来。数字时代的灵活就业、高质量就业将大大提升职场人员的幸福感,简单而言收入变多、麻烦变少。作为社会基石,它的“质量提升”将间接加速消费升级和生活幸福感的落地。数字平台:新职业的“孵化器”幸福感虽是一种主观感受,却离不开物质丰富这一必要条件。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数字革命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迸发出巨大的生产力。生产力提升意味着同样劳动力付出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物质供社会所消化。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工作时长和强度减少,收入对应的商品(实物商品、虚拟商品)增多,更强的幸福感由此而生。因此,从报告中的数据和案例中,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大部分新职业在工作体验占优势的情况下,收入也远远高于传统职业。“90后”视频号达人赵美丽其“洪湖赵美丽”的账号微信上拥有26万粉丝,为了帮助家乡父老乡亲,她在自己的直播间里销售洪湖莲藕、菱角等农产品,以菱角为例,高峰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两三万斤,甚至15天里销量就达二十多万斤。对比下,传统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十天甚至半个月都很难销售二三万斤。数字时代,数字平台作为主导型的经济生产组织方式,使其成为了新职业无二的“孵化器”。报告里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腾讯数字生态带动了147个新职业。于2019年后国家颁布的74个新职业中,腾讯生态催生的稳定期新职业占比近20%。,未来5年腾讯有创造3180万新就业机会的巨大空间报告发布的大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张小建就表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平台企业发挥重要依托和动力作用,创造和推动新职业发展也需要平台企业发挥创新职业实践和构造职业生态的优势。其实,每一次生产要素的升级迭代,都会伴随社会分工自上而下的变革和重塑,将催生数量庞大的替代传统职位的新职业或由无到有创造性的新职业。这些新职位由于生产能力更强,技术要求更高,无论待遇还是工作强度,都大大优于传统职位。总的来说,未来趋势主要分为数字职业化、职业数字化两大方向。数字职业化,顾名思义特指由数字技术催生的全新职业。报告中,根据腾讯数字生态业务的发展速度、相关职业从业者规模增长等指标,课题组评选出2022年度五大热门职业:私域增长师、用户运营、云架构师(高级)、电子竞技员、视频号运营,这些都可以归为数字职业化,意味着信息技术繁荣催生着越来越多的全新职位,吸纳着社会上高素质人才进入产业。职业数字化,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很多传统职位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有了全新的形态和形式,比如数字化仓储师、数字化财富管理师、线上健康顾问、线上售房顾问等,它们数量更为庞大,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由传统岗位通过再学习、职业培训升级而来,涉及人数更广。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鑫所言,就业是最大、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也带动了一大批新就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生产效率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加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实力。微观到个人身上,更多高质量新职业为新时代年轻人带来了更优越的收入和更有发展潜力的岗位。作为数字时代重要枢纽的数字平台,将是带动新职业与新就业前进的重要力量,不仅仅解决民生问题,也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社会幸福指数:灵活与高质量就业生产力提升增加了物质(实物商品、虚拟商品)的供给,新就业做好了蛋糕的分配。数字时代新职位和新就业的正面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在灵活就业、高质量就业上的推动,将极大的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对成年人来说,工作是占到每天三分之一甚至更久时间的一种特殊“生活”,如果工作体验普遍恶劣的话,也意味着由个体组成的社会幸福指数变低。在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体面的职位同时,由数字平台催生的诸多新职业还在更多层面上提升民众的幸福感。1、降低了高质量就业门槛,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数字时代催生的新职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办公环境优越,职员大多时间通过笔记本甚至手机工作。如腾讯全域经营从业者工作专业性较强,主要在写字楼、商务区以及线下商超等工作,工作环境较好。2、工资收入较高,据机构调研,2019-2021年私域工作薪资整体分布持续走高,月薪万元以上岗位占比由2019年的30.94%增至2021年的44.6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021年约为62884元)。往常只有信息技术、互联网专业高等教育人员才能从事相关工作,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平台和千行百业联系愈发紧密,职能分工越来越精细,促进技术院校毕业人员、女性(尤其妈妈群体)、残疾人及三五线小镇青年都有机会获得相关工作。比如说,过去只能在家处理家务事的妈妈们,很多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售卖商品,月入数千甚至上万的案例数不胜数。2、支持弹性灵活就业,打破了空间地域的局限;从新中国创立之初,惠及每个人的教育制度,每年诞生规模宏大的中高等教育人才,其中大量优秀人才来自三四线城市。传统就业体系里,这些优秀人才需要先落脚北上广深等地方,然后才能开启个人高质量职场生涯。许许多多有能力的人才,由于热爱家乡放弃了去大城市打拼的梦想。数字平台带动大量自由职业,而且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等数字工具逐渐实现跨地域、跨空间办公的落地,弹性灵活就业让很多优秀人才可以选择家乡、小镇等地方就业。数据显示,2020年微信小程序运营者中西部地区增速分别为68.8%和75.4%,远高于东部地区;视频号运营者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分布比例达42.1%。3、数实融合加速,许多传统职业焕发新生;过去,做农民或工厂“打工”非常辛苦。随着数实融合的加速,催生了很多全新的职业,报告中提到,例如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是农业领域的新职业。在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持续提升,从而催生了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的发展。而且,随着制造业普遍的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区块链等技术,一扫过去制造业职位技术含量低、收入低、缺乏前景的问题,让“90后”、“00后”等人才开始重新审视实体行业。4、持续成长特性,让年轻人更有“干劲”;工作创造价值,各种职位产生的薪酬和收入,支撑着我们的美好生活。不过,作为占据生命中大量时间的工作,如果缺乏持续成长性,一方面会令人对未来缺乏希望,另一方面单调的工作内容会使人产生枯燥的心态。从报告中腾讯催生的一百多个新职业来看,大多数职位都具备着持续成长性这一特点。以私域增长师、投放优化师、公众号小程序基建师、小程序商城运营师、社群分销、用户运营师、数字导购、游戏主播、动画设计师、渲染设计师等职位来说,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着美好的未来前景,这样的工作符合当下年轻人挑战自我、持续成长的职场诉求。5、技能密集,岗位的高产出意味着高收入;收入和贡献永远是一个正比关系,数字平台催生的许多新职业,都是技能密集的岗位,这些岗位创造着更多的价值,也就意味着从业者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位于山东威海的明榕数字科技,曾服务过山东省超2000家中小企业。数字时代浪潮中,创始人张明武果断选择了拥抱变化,通过学习成为了第一批企业微信私域增长师,推出了私域咨询的新服务。目前已签约5家企业,为当地口腔医院、宠物店、牛奶品牌等提供私域服务,实现了业务的转型升级与职业发展。而且,工作职责越专业,个人成就感也就越强。大量技能密集的新职业诞生,给求职人员带去更为满足的职场未来。2023年是关键的一年,是各行各业抓紧恢复元气的一年。就个人而言,拥有一份好工作,意味着幸福生活触手可得。数字平台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重要的枢纽,正成为许多新职业的重要“孵化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年初这份报告的发布,激励了许多人的生活信心。毫无疑问,在新的一年里,以腾讯为代表的数字平台,将在未来承担更多重要的责任。来源:A5站长网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7/15
激斗云计算:互联网大厂打响新一轮排位战
一辆通往未来的时代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