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
24
06/21
文心一言APP月活超千万,调用量超14亿
5月30日,2024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在苏州举办,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总经理何俊杰,围绕《让智能体人人可用》发表演讲。百度副总裁、AI创新业务负责人薛苏现场透露,文心一言APP月活已超千万,调用量超14亿。他表示,文心一言APP将持续致力于AI普惠化,让更多老百姓能享受科技的成果,分享时代的红利。文心一言APP月活超千万,年轻人、一二线用户为主AI的本质,是生产力的革命。它致力于将人们从繁复、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赋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创新与价值的创造。文心一言APP上线一年以来,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AI原生应用。很多中国网民将其当作随身智能助手,通过它,真正体验AI,享受AI,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薛苏透露,截至目前,文心一言APP月活已超千万,核心用户群体主要汇聚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超过半数在35岁以下。“主要是年轻的学生和繁忙的职场人士,也是这个国家最早的AI接纳者和推动者、是最有希望的一群‘种子用户’”。据薛苏介绍,过去一年,用户在文心一言App上进行了超过14.3亿次的调用。更懂中文的口袋神器超30%用户进行文案创作上千万用户主要拿文心一言APP来做什么?薛苏介绍,作为随身智能助手,文心一言APP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问答。“丰富的输入,多样的输出”是其显著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搜索,文心一言APP不局限于单一的文字输入与关键词匹配的结果呈现。用户可通过上传图片,实现“随拍随问”。另一方面,文心一言APP具备“个性化、定制化解决”能力。无论是文档总结,还是新闻资讯,其都能根据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在定制化需求中,创作是最有难度、最刚需的场景之一。基于百度深厚的中文积累,文心一言APP更懂中文,已经在写营销文案、汇报、评语、节日祝福、视频脚本等方面,为用户提高创作效率。除了主助手的核心功能以外,文心一言APP还有职场、学习、绘画等海量的智能体助手团。薛苏透露,智能体场景中,31%的用户主要进行文案创作,已累计生成超过3.6亿文案创作作品。正如何俊杰所说,文心一言App让大模型变「小」了,小到每个人拿在手上,装进口袋,成为每个人的口袋创作神器。来源:i黑马网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4
06/21
全球创新小程序赛事深圳落幕,杭州和澳门“小小程序员”勇夺特等奖
4月13日-14日,第二届微信创新实验室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落幕。来自全球五大赛区的128所学校贡献了超500份精彩小程序作品,入围总决赛的45个作品的小小程序员们,在两天的时间里对作品极速优化,展开了精彩激烈的答辩。最终,来自杭州市文新小学的高欣云、卢逸的作品《智能伴我学》以及澳门培正中学的张兆锋、钟天健、李彥一的作品《失物通AI平台》,分别摘得潜龙组(1-7年级)和飞龙组(8-12年级)特等奖。本届大赛自2023年11月启动以来,短短数月时间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浙江、香港、澳门等地区,新加坡、韩国、博茨瓦纳的海外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比赛。作品主题从介绍学校、家乡、本地文化,到与学科、学习的创意结合,还有对AI、智能硬件等前沿科技的使用,甚至对助老、校园暴力等社会议题,孩子们都给出了独有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对小程序表示肯定,“这次比赛叫创新挑战赛,就是你一定要创,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一个比赛,激发小朋友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在真实的环境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在他看来,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团队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最好的人工智能教育。500份作品角逐全球创新小程序赛事,参赛学生视角从“身边事”到“大问题”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联合微信,面向全球青少年发起,比赛延续“中国原创”的科技创新精神,鼓励参赛青少年继续以小程序为画布,思考科技如何改变和美好人类社会。两位上海小学生基于此前帮老奶奶医院挂号过于繁琐的经历,开发出为老人提供陪诊就医服务的微信小程序;为帮助被伤害的同侪们,三位重庆小学生开发出搭载知识科普、“树洞”求助版块的“校园暴力求助器”小程序;来自香港的初中生则推出“基于AI智能硬件的个性化香港中学文凭备考工具”,提供DSE考试相关信息搜索之余还能帮助用户备考...经过现场激烈角逐,评委根据作品完整性、创意性、可行性、先进性、扩展性等多个维度评分及现场答辩后,最终诞生132个小程序获奖作品。潜龙组特等奖作品《智能伴我学》小程序连接了可编程的开发板和智能语音模块,创造性地给出了“智能听写”的自我学习体验,在不需要家长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语文练习。飞龙组获奖作品《失物通AI平台》则把目光放在同学们容易弄丢物品的场景,搭建了一个互联公告系统,在小程序主页,用户能一目了然地看见最近的寻物或认领启事,自动匹配则根据用户最新发布的寻物启事智能推送与其最相关的认领启事,并引入AI图片搜索功能以最好地帮助用户寻找失物。细微处有新视角,创意性和完成度都非常高。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征博士参与了此次大赛,他对小小程序员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大为赞赏,“小程序怎么和科学教育结合,它的结合不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刷题工具,而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探索世界的工具、认知世界的工具、学会思考的工具。”他寄语小小程序员,对世界的好奇,不止停留在技术应用的层面,更应该用手机、用小程序做科学探索。微信开放平台基础部副总经理胡仁杰表示,小程序编程入门简单,开放性和扩展性强,且能够便捷生成并跨平台分享,是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平台。学以致用,也是小程序编程的最大特点。下一步,微信小程序将继续完善工具的好用性和易用性,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香港、澳门中小学刮起“小程序热”,总决赛入围作品“港澳含量”40%入围总决赛的所有45个作品中,来自香港、澳门中小学生的作品占到了40%。港澳中小学生从身边需求、创意出发,制作了节能扫一扫、粤语普通话对照、融合现代科技的天文学教育小程序“星语”等作品,在创造性、实用性上让人眼前一亮。实际上,作为中国原创的编程环境,小程序编程正受到香港、澳门诸多中小学的青睐。目前,小程序编程教育已经覆盖了港澳70余所中小学,包括香港知名慈善组织香港保良局、香港东华三院下属的40余所学校,以及香港培侨中学、嘉诺撒圣心书院、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百卉九江书院,以及澳门培正中学、濠江中学、粤华中学等学校。此次大赛上,港澳赛区的作品斩获多个大奖,港澳中小学中也已经刮起“小程序热”,不少中学生将小程序作为毕业作品,来展现他们的才华和创意。此前,保良局属下的12所中小学校校长及老师曾专程前往微信总部,通过系统性课程,全面学习小程序编程。保良局西区妇女福利会冯李佩瑶小学的校长胡国柱认为,“小程序编程可以和校园的STEM课程有很好的结合,让学生们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程序也能够作为香港和内地师生增进交流的媒介,大家可以对彼此有更深的了解。”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小程序全球编程创新挑战赛发起人周博云阐述了微信投入教育的初衷和持续投入的决心,“有人给小程序编程总结了一个特点,叫‘让创意立等可现’,这确实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进一步降低它的学习门槛,让它成为青少年创意的画笔。”目前小程序教育平台已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式AI可充当“代码助手”、“学习助手”等角色,相信技术的加持将承载更多青少年的好奇心,进一步释放创造力。来源:雷峰网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4
06/17
AI在把传统软件当早餐吃掉
上周末在推特平台上有一篇写在谷歌文档里的短文,在国外的科技/投资圈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浏览,叫做TheEndofSoftware(软件的终结),作者ChrisPaik是位于纽约市的风险投资基金Pace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他之前同样在谷歌文档里总结的自己的投资框架也得到广泛的阅读。PaceCapital的网站(pacecapital.com)和在他们网站上建立的一个“虚拟桌面”都非常有新意:TheEndofSoftware这篇短文取得很广泛的浏览的原因,除了有一些标题党(“软件的终结”可能在过去20年都一直被喊出来,也一直被编程能力很强的人所鄙视,它也是Salesforce这家SaaS公司曾经的营销口号),主要的原因还是科技圈从业者和技术开发人员能直接地感受到“软件开发方式”和“软件的价值定位”在加快变化,只是对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什么还看不太清。ChrisPaik把软件行业正在AI影响下经历的,和内容行业在曾经的互联网影响下经历过的历程做了对比:“《Vogue》杂志不是被另一家时尚媒体公司取代的,而是被数万个网红取代的;当软件本身不再需要赚钱时会发生什么?我们将经历一次软件的寒武纪大爆发,就像曾经的内容大爆发一样。”另一位致力于投资AI优先的创业公司的技术型投资人JohnBorthwick也在周末同一天写了一篇延伸讨论ChrisPaik短文的文章,我认为有几段很好的洞察,比如:“代码变得灵活可塑;传统的技术栈概念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AI生成的微服务的流动海洋,这些微服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和再构。”所以我把这两篇短文放在一起分享在这里作为启发。软件当然不会终结,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软件本身,以及软件所代表的思维方式,还会不断更新和进化自己。传统的软件会慢慢消失,新生的“软件”正在孕育当中,普通人和软件的交互方式和关系也会改变。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的小需求和小心思都可以有一个“软件”被快速创造出来满足我们,或者引导我们,并且会在混沌的信息环境里自我变化和适应,世界会有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以后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软件的终结(TheEndofSoftware)作者:ChrisPaik,PaceCapital创始人写作日期:2024年6月1日编辑:范阳要理解软件将会如何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技术如何改变其他行业来获益。历史往往是有韵律的,如果你仔细倾听的话。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的运作方式非常不同——制作内容的成本非常高。你必须支付专业的人来制作、编辑和分发内容。由于内容的制作成本很高,它就必须赚钱(Becausecontentwasexpensivetocreate,ithadtomakemoney)。而消费者以前也愿意支付费用——报纸、杂志、书籍、有线电视和按观看付费(payperview)。沃伦·巴菲特以热爱报纸而闻名——毕竟,谁不喜欢具有地方性的、垄断特性的、可预测的订阅业务呢(apredictablesubscriptionbusinesswithlocalmonopolisticdynamics)?当互联网出现时,媒体公司将其视为接触更广泛观众和降低分发成本的一种方式。但是,没人预料到的是,互联网不仅将分发成本降至零,还将内容创作的成本也降至零。用户生成的内容蓬勃发展,而当内容创作不再需要成本时,它也不再需要赚钱。内容在不需要赚钱的情况下会有什么表现?这一经济约束的放松引发了一次寒武纪大爆发——你可以拍一张咖啡杯的照片,发布后可能获得百万次浏览或完全没有浏览,但市场的清算价格仍然得到了满足(themarketclearingpriceisstillmet)。这产生了我们无法合理消费的海量内容。这就需要一些产品来引导注意力(Thisnecessitatedproductstodirectattention)、销售这些内容并有效地引导我们——我们现在将这些理解为用户生成内容的平台(user-generatedcontentplatforms)。这些用户生成的内容平台彻底冲击了媒体公司。作为一家媒体公司,你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但你的销售成本(COGS)明显更高。你雇佣的创作内容的人越多,你就越容易被用户生成内容的平台超越。从结构上看,自那时起,投资于媒体就一直是一个亏损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完全转移到了控制分发的平台上。软件的制作成本很高(Softwareisexpensivetocreate)。你必须支付专业人员来创建、维护和分发它(createit,maintainit,anddistributeit)。因为软件的制作成本很高,它必须赚钱。而我们也为此付费——软件许可证、SaaS、按座位定价(softwarelicenses,SaaS,perseatpricing)等。软件利润率历来是令人羡慕的——90%以上的利润率和零边际分发成本。软件昂贵的原因在于开发人员昂贵(Softwareisexpensivebecausedevelopersareexpensive)。他们是熟练的翻译者——将人类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反之亦然(Theyareskilledtranslators–theytranslatehumanlanguageintocomputerlanguageandvice-versa)。大语言模型(LLM)已经证明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高效性,并将把软件的制作成本降至零。当软件本身不再需要赚钱时会发生什么(Whathappenswhensoftwarenolongerhastomakemoney)?我们将经历一次软件的大爆发,就像内容大爆发一样。《Vogue》杂志不是被另一家时尚媒体公司取代的,而是被数万个网红取代的。Salesforce也不会被另一个庞大的CRM系统取代,它将被一系列动态服务相同需求和痛点的工具所取代(Itwillbereplacedbyaconstellationofthingsthatdynamicallyservethesameintentandpainpoints)。软件公司将像媒体公司一样被新事物取代,新的控制分发的平台将应运而生。SaaS、ARR、魔术数字—这些都是理解软件行业旧商业模式的术语,这种模式中,创建软件的费用就是一个护城河。软件领域的“看不见的手”已经停滞很久了,但大语言模型(LLM)将引入快速而熟悉的纠正力量。如今在学校主修计算机科学,就像90年代末主修新闻学一样。围绕“软件的终结”的超级冲浪思考(HypersurfingideasaroundTheEndofSoftware)作者:JohnBorthwick,Betaworks创始人写作日期:2024年6月1日编辑:范阳生成式AI的崛起将如何改变软件开发?我看到几个关键趋势:代码变得灵活可塑(Codebecomesfluidandmalleable)通过代码生成模型,软件将获得全新的灵活性(softwarewillgainanewlevelofflexibility)。代码将不再是文件中的静态行(Nolongerwillcodebestaticlinesinafile),而是根据需求动态生成和调整(dynamicallygeneratedandadjustedonthefltomatchrequirements)。开发者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他们的需求,AI就会将这些意图转化为可运行的代码。这将大幅加快开发周期。“在熟练的AI系统手中,软件正变得像黏土一样柔软,可随心所欲地轻松塑造。”软件变得更智能、更具上下文感知能力(Softwaregrowssmarterandmorecontext-aware)随着AI对软件项目周围的上下文(用户、目的、集成)的理解加深,它将能够独立做出智能的设计决策和优化。软件将根据其使用方式、使用者是谁以及其目标进行自我调整(Softwarewilladaptitselftohowit'sbeingused,whoisusingit,andwhatgoalit'smeanttoachieve)。它将自行调试(debugitself)、优化性能(optimizeitsownperformance),并进化自身的架构(evolveitsownarchitecture)。告别“技术栈”,迎接模块化微服务(Goodbyetothe"techstack"-hellomodularmicroservices)传统的技术栈概念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AI生成的微服务的流动海洋,这些微服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和再构(afluidseaofAI-generatedmicroservicesthatcanberemixedandrecomposedasneeded)。整个应用程序将通过描述不同服务和功能的连接与交互方式是什么而实现(Entireapplicationswillmaterializebydescribinghowdifferentservicesandfunctionsshouldconnectandinteract)。技术栈将是虚拟的(The"stack"willbevirtual)——不断变化的微API像素化(anever-shiftingpixelationofmicro-APIs)。这种范式转变将产生连锁反应,重塑我们对软件架构的理解,并促成新应用和服务的大爆发,不再受制于人类编写代码的局限性。其全部影响难以现在能完全理解,但有一点似乎很清楚:在人工智能优先的世界里,谁能最娴熟地运用语言,谁就能掌握无穷的效用和发明的钥匙(whoeverwieldslanguagemostskillfullywillholdthekeystoboundlessutilityandinvention)。掌握提示词和语言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杠杆和基石。代码本身变成了一个执行细节,被将文字转化为比特的智能代理抽象掉了(abstractedawaybyintelligentagentsthattransformwordstobits)。人工手写软件代码的时代即将结束。虽然未来的发展仍在酝酿之中,但肯定会是一场狂野的驰骋之路。系好安全带,准备好在未来的语言浪潮中冲浪吧(surfthelinguisticwavesofthefuture)。来源:虎嗅APP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4
06/14
企业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企业软件
企业软件产业是由供应商、客户和第三方共同构成的。而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能力的,包括提供标准能力的产品化软件、提供定制开发服务和人力外包的软件服务商,以及客户的IT自研团队。这几方力量是如何组织在一起,形成数字化能力的呢?我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观察做了个总结,做出了这张表。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下:模式一:离散式应用系统离散式的应用系统,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量身定做的软件。其中有规模较大的一整套定制化系统,也有规模比较小的烟囱式独立模块。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做出来的系统,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需求不断调整,会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增加的补丁和新功能也会对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持续产生冲击,最终系统烂到难以为继了,只好推倒重来。尤其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后,离散式系统产生的数据缺乏标准化设计,想打通数据孤岛就要去做数据治理,系统改造周期长、成本高。后来者可以站在上帝视角批判以离散模式系统存在的系统的各种问题;但这种模式也有其优势,有适合的场景。对于初创型企业,或者成熟企业里的创新业务来说,往往需要以试错的方式,利用有限的时间窗口进行快速探索。在这个阶段,需求是在不断迭代中持续完善的,甚至朝令夕改反复调整。需求不固化,应用系统缺乏稳定的运行环境,可靠性稳定性等指标不会好看;但对新需求的响应速度,变更内容的上线速度,是这个阶段评判系统优劣最重要的因素。在这个阶段,负责应用软件系统的人说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符合标准,做个变更要一年多,你看业务部门和公司领导会不会打你。模式二:集中式应用系统顾名思义,集中式指的是多个使用者共用同一套系统和平台,或者说不同的使用者使用相同的功能。所以集中式还有个变形版本,就是使用标准无定制的产品化软件,一样也是为不同使用者提供完全一样的功能。集中式应用系统具备规模效益。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且边际成本递减,是供给侧最希望看到的。集中式应用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软件能统一升级迭代,即便某个使用者自己没有提需求,只要完成了系统更新升级,就可以具备最先进的能力。但是,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无论是集中部署的系统,还是产品化的软件,更新迭代多由供给侧发起。新技术的引入、架构设计的优化、增加调整哪些功能,都要统筹考虑。尤其对功能进行调整,不会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而是对各处反馈的信息进行梳理和评估,最终形成的研发需求。如果是小众客户的需求,或者经过评估之后认为不足以纳入新版本了,就意味着需求被拒绝。而这,对于产品化供应商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即便这个需求被采纳,那么按照产品研发的流程计划,要完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一系列规范性动作,才能交付出去。而交付完的软件,其安装和适配改造也需要时间。这一串工作做下来,是不是得几个月?要知道,这还是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可能被各种因素干扰,或者必须增加一些环节,导致周期更长。有没有可能因为某个客户着急,先把重要的功能做出来让客户用?对不起,产品化软件是不允许这么瞎搞的!至于其他问题,比如在一个软件包里存在很多客户不需要的功能,但在客户购买的时候依然要为其付费;并要提供与之相配的冗余硬件设施,抬高了硬件成本和运营成本等。多花点儿钱就能搞定的,相对来说只是小问题。所以,集中式适合部署在成熟的、需求相对固化的、规模化的企业,尤其对于那些试图借助软件系统提升管控能力的企业来说,借助产品化软件和集中化部署来消除各种差异化和特殊现象。如何让客户需求收敛,避免提出个性化开发任务,这是令供应商头疼不已的难题。而在集中式体系里,个性化需求有可能靠客户利用行政手段强行压制。当企业处于稳定运转状态时,希望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来提升效益,因此有意愿压缩各层级灵活操作的空间。此时采取集中式来优化管理,借产品化之力统一思想和行动,企业在实现权力集中的同时,也推进了内部降本增效工作。模式三:组合式应用系统组合式,就是由不同的软件、系统和模块组合在一起,向企业客户提供其需要的能力。组合方式也可以细分成两类:一类是产品化软件和定制化开发的组合;另一类将各种产品化软件和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能力。组合式系统往往是这样建设的:1.按照规划的方式建设系统,系统建成后提供既定的数字化能力;2.如果需求变更,先尝试通过产品配置的方式完成;3.如果配置不能做,再看能否通过与其他产品的组合来满足;4.还搞不定,就用定制化服务开发来兜底。相对于集中式,组合式更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相对于离散式,组合式里有产品化的内容。所以说组合式兼顾了产品的标准化和定制的个性化,兼顾了服务的灵活性和产品的稳定性,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反正最后有定制化服务守底线,总能搞定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组合式的一些问题。首先,如果是达成既定的目标,产品+服务的模式成本未必最优。每个产品化软件提供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功能需要服务厂商来做,那还不如全做定制,这样还能省点儿接口适配和集成的活儿。所以同样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组合模式会比单纯的定制化服务成本更高、资源要求更高、开发周期更长。其次,组合模式需要多厂商协同,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产品直接组合,都一样。无论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是在运行时出现故障,都可能涉及不同厂商的责任界定、能力确认、利益分配的问题。对好做的能拿钱的功能就抢,对不好做纯付出的事情就躲,技术问题被扯来扯去,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再有,如果产品的可配置项比较多,或者软件能力是由多个产品组合而成的,可能导致配置的工作过于复杂,甚至超出了配置人员的能力。曾经在一个项目里,看到负责进行产品配置的是个非常高职级的研发人员,因为这些工作除了他,别人搞不定。这都不是最可怕的。每套组合式系统里,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产品演进策略,有产品端下发的升级时间进度表,当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协调难度往往非常大。一套在线运行的系统,突然说某个主要产品必须升级,怎么办呢?先要分析升级可能涉及的内容,再评估对现有各组成部分的影响,制定调整方案后去实施,搞不好几乎就是把系统重新做一遍。刚搞完没过俩月,接到通知,另一个主要产品又要升级。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企业软件要适配企业的发展,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展望未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程度必然会越来越高,企业是攻还是守,是求变还是求治,都需要企业软件的支撑和配合。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数字化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部署模式也需要随之调整。我认为:企业软件的能力组成模式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数字化能力要适合企业的发展状态,每类存在模式都有其合理性。总体来说,组合式是企业兼顾稳定与创新的最佳选择:成熟的产品化软件稳定输出,提供有边界的能力;创新则通过产品组合或者定制开发来实现。但如果客户的需求完全能够被产品化软件支撑,或者使用者比较被动、只能使用有限的功能,那么最好用的就是集中式。而如果客户的需求无法固化,经常变动,尤其在规模不大的时候,离散式的模式挺好的。核心在于:企业软件不能被动地限制企业发展,而是要主动地帮助和支持企业成长。企业运营阶段追求降低成本、稳定可靠;而遇到创新和突破的机会,就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当需要对数字化能力进行大幅度变更时,可以先用离散式的方式,用独立的系统去试错;待需求稳定后,再研究纳入其实现的最佳方式。循环往复,在变化中找机会。所以我认为,企业应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IT能力,将产品组合配置、定制化开发、系统集成这些工作承担起来。这是打造企业客户自身数字化能力的最终选择。来源:虎嗅APP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4
05/24
视频号“成年”,带领腾讯挣钱
在2023年初的年度员工大会上,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反复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常青”与“新芽”。长青自然是哪些做的足够好的业务,比如社交的微信、QQ,游戏业务。新芽则是指那个“全场的希望”——视频号。现在,视频号已经成长为带动增长的躯干。几天前,阿里和腾讯纷纷发布了一季度的财报,和阿里增速亮眼不同,一季度腾讯的净利继续大幅增长。财报里,腾讯把利润增长的C位给到了视频号。视频号发力腾讯发布的最新财季的财报,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视频号带着腾讯搞钱。过去好几个季度,腾讯的收入一直处在低增长的状态,本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5.01亿元,同比增长6%,去年的1-4季度则分别为11%、11%、10%和7%。但毛利增速一直处于高位,去年1-4季度,腾讯毛利增速分别为19%、22%、23%、25%,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为23%。低增长的原因无外乎此前一直担任增长主力的游戏、直播等收入要么下滑,要么出于回暖当中。腾讯主要的收入被分成了三块,增值服务,广告收入和金科企服。占到了总收入的49%的增值服务,包括游戏(海外和国内)以及音乐订阅、视频号、直播、小游戏和视频订阅的收入。游戏不用多说,作为腾讯最大的现金牛,即便单独列出来,也能占到集团30%的营收。一季度国内游戏收入为3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达到140亿元人民币。游戏业务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国内拿不出新爆品,二是老产品逐渐走过巅峰期,更考验商业运营。特别是春节期间大力投入的《元梦之星》基本被网易防御住,没能复刻《和平精英》后来居上的经典案例。因此在财报开头重点披露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商业化提升效果以及海外市场里《荒野乱斗》的翻红。游戏业务整体还处于逐步回暖的状态。而第二大现金牛社交娱乐的营收主力——直播业务则下滑严重。一方面是来自监管的压力,很长一段时间里,秀场直播都是腾讯音乐的重要收入来源,但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本季度腾讯音乐的社交娱乐服务收入下滑了49.7%。另一方面,快手和抖音的游戏直播大大蚕食了虎牙和斗鱼等垂直直播平台的盈利表现。截至到今年一季度,虎牙的营收已经连续下滑了10个季度。这导致即便音乐订阅、视频号、直播、小游戏和视频订阅的收入都有小幅增加,但社交娱乐的营收同比还是下降2%。神兵天降的是视频号。和其他大厂相比,腾讯之所以可以躺着挣钱,源于两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是游戏业务的吸金能力,二是依靠微信等社交APP构建的流量护城河。但很长时间以来,微信的地位决定了它更类似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基建,很重要但是非盈利。直到视频号的出现。随着内容生态和用户习惯的建立(一季度用户时长同比增长超过80%,视频号用户时长现在已超过朋友圈的两倍),视频号开始把来自微信的庞大流量(一季度微信用户13.59亿,环比净增1600万)转化成收入:根据官方透露,一季度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点击率和观看数都在增加。表现在财报上,本季度腾讯的广告营收为265亿元,同比增长为26%。同时视频号商业化的推进也为了金科企服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财报显示,在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增长的驱动下,腾讯企业服务收入也实现了十几个点的同比增长率。也就是说,在视频号的带动下,腾讯的赚钱逻辑正在转换,从游戏的单轮驱动转变为双轮驱动。叠加上降本增效的动作,腾讯本季度的净利润高达418.89亿元,同比增长62%,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更是首次突破500亿元。围绕微信打仗尽管游戏一直都是腾讯的现金牛,但是集团的定海神针还是微信。依靠微信高频的使用,腾讯拿捏住了流量端的入口,也带动了游戏、支付等业务的发展。不过抖音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交帝国出现了裂缝。整体来看,四月坊间传出字节跳动2023年营收8688亿元,利润同比增长60%至2896亿元,这个数据是高过腾讯去年一整年的表现的。如果说这些数字还只能体现两家公司的基本面,那么今年3月腾讯大力投入《元梦之星》基本可以视作社交防线的退守。腾讯游戏的强势在于,它不仅拥有工业化制作的能力,还是最主要的渠道。但是在年初的这波投放里,腾讯把相当的预算放到了抖音渠道,而不是自家。抖音通过强大的内容能力,用推荐流量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护城河,同时也在侵蚀社交APP的流量。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从2019年5月到2023年5月,短视频的用户使用总时长占比从13.2%增长到了28%,而即时通讯则从28.2%下降到了21.9%。短视频在纳新能力上也要强过即时通讯。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截至去年12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领先即时通信1414万人。因此视频号的成长意义既在丰富了微信的盈利能力,还在于一定程度上防御了来自抖音的冲击。过去腾讯对于视频号的培育一直比较审慎,主要是为了维护微信用户的体验。2021年,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还在否认,“很多人说视频号是我们公司(腾讯)的战略重点”。进入2022年以后,无论是资源投入还是视频号的商业化进程都在加速:直播怀旧演唱会、加入购物狂欢节、上线视频号小店等。去年,视频号相继发布品牌激励计划、直播带货的“冷启动扶持政策”“成长扶持政策”等激励方案,今年4月频号则是开始实施“蝴蝶计划”,以鼓励更多外站新达人入驻视频号直播。而去年三季度,腾讯就首次在财报里提出了泛内循环广告收入的概念,也就是以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和企业微信为落地页的广告,这部分广告能占到微信广告的一半以上。今年5月,视频号正式发布公告称,本地生活行业商家可申请入驻本地生活业务类型的视频号小店,划定了餐饮及酒旅行业为准入类目,店铺类型也分为单店和连锁店两种。虽然在内容生态上,视频号目前还比不上抖音,但借助微信的用户基础和熟人社交资源,视频号反而在业务协同和私域运营层面更有优势。事实上,无论是视频号、还是财报里的另一个亮点——小程序,本质上都是腾讯围绕微信打仗的体现。过去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增量见顶,曾经边界分明的互联网大厂们开始互相入侵对方的腹地。无论是字节停止扩张战术、围绕抖音做起了本地生活和电商,还是腾讯以微信为基础,打造了视频号这个短视频领域的抓手,本质都是通过从自己的核心能力里提炼出自己的核心优势,去更好的参与这场升维战争。来源:Techweb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2/28
拥抱AI的打工人
从年初在《流浪地球2》中与Moss的第一次见面开始,人工智能这个词就迅速占领了我们的日常对话。站在2023年的末尾回顾这一整年,AI理所当然地成为年度高频词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与AI的距离越来越近,刚开始,人们都在讨论:“我什么时候会被AI代替?”随着了解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AI或许并不是来代替人类的,而是来帮助人类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聊天的话题也从“今天买到了什么便宜好用的东西”逐渐转为“今天挖到了哪个好用方便的AI办公软件”。打工人与AI的合作还顺利吗?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AI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01AI是会“摸鱼”的工作助手Winter是AI软件的重度使用者,作为一个市场分析师助理,她几乎每天都会使用,在国外,使用AI学习、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她唯一深度使用的软件是bing,bing接入的是GPT4.0,由于是联网的,所以准确率比较高,最重要的是免费。用AI工具扩充细节和启发思路是Winter最依赖的功能,忙碌时,她会把自己的计划思路一一列给bing,让它看看是否有更多细节可以扩充。这样的使用方式,也是AI工具本身的特点决定的,Winter希望AI替她完成基础性工作。“如果你指望AI替你完成决定性的工作,那恐怕会让你大失所望。”“AI只会给你最基本的东西,例如,你让它帮你做一个市场营销方案,对于一个没有学过市场营销的人来说,它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方案需要的点是一二三四,提供大致的方向,例如你需要考虑到目标、时间线、工具等,更多的是起到启发的作用。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给它提供细节的内容,问得越细,它在指导方向上也会更细。例如,如果我进一步提供了ANU、CBE等关键词,它就会自己联网搜索该项目,从而结合搜索到的内容再进行回答。”Winter说。但是,进一步提问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更多,有时候在忙碌的工作节奏里并不划算。“它像一个不紧盯着就会偷懒的下属,谁说AI不会摸鱼?”Winter打趣,问得越细,它给的答案越准确,如果你的提问就像门外汉,那AI也是最擅长糊弄的。AI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在真正的工作执行中,Winter最重要的亮眼的idea,还是来源于自己的思考,而不是AI。“bing本身就有标准、简约和创意模式,即使我用的是创意模式,它给出的方案在独特性上还是欠缺的。”有时候Winter也希望能直接使用AI产出的内容,当她遇到完全不懂的领域时,就会使用AI来写,虽然最后生成的内容繁多复杂,但一看就是AI写的。从另一个实用的维度来说,AI就像一个集成搜索引擎。“我不断和它对话,把我的方案和idea给它,它再帮我衡量扩充我的决策和想法,帮我收集相关信息。当我写平台评估的时候,它会告诉我可以从哪些维度去比较,例如平台特性是什么、适合推广什么?并收集信息,这一步非常高效。”但AI只能提供它认为重要的几个维度,Winter觉得还不够,在它给出的维度基础上又加上了观众转换率、单条点击费用,这是她认为平台评估的重要部分,而AI忽略的。“当我把这两条思路给它以后,它又可以帮我完善。这样的配合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所以,与AI的配合在我看来也是很考验个人能力的,怎么提问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把AI工具作为你的工作助手,与它进行配合,往往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你寄希望于把自己的工作全部交给AI,自己可以偷懒,那目前的AI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Winter总结。02未经训练的AI很难在写作上形成个性化的输出上个月开始,蜻蜓在同事的推荐下开始用AI工具,国内的AI工具繁多,自己摸索起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还很有可能踩坑,一般都依靠其他人的推荐。“同事给我推荐的是ChatAI,只有几天的免费试用,后面就要花钱了。但这是我第一次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用来写舆情报道。”蜻蜓本身是理工科毕业,对舆情写作并不擅长,写舆情报道也是临时接到的任务,属于硬着头皮顶上。“我们单位的人其实都不擅长,所以大家就开始主动找工具,我觉得AI工具很好的一点就是降低了每个人的学习门槛,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原本从来没有写过舆情报道的我们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着力。”不过,蜻蜓也提到了使用AI工具的一个痛点问题:生成的文本一看就是AI写的。究其原因,蜻蜓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这种习惯是跟随我们本身,一以贯之的,但AI没有。“比如我们平时在和同事的交流沟通中,都会有自己的说话习惯,写文章也是一样,你平时不是这样说话的,突然交上来一篇舆情报道文章,里面用词造句跟你平时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这肯定不合理,每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蜻蜓认为,未经训练的AI是很难产生个性的,几乎只有作为人工智能的共性,形成的文章是信息的整合和梳理,缺乏了个人的思考和创造。所以,在写作方面,它的替代性并没有想象中强,但用来“应付”原创性较弱的舆情报道,是比较合适的。“使用AI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作为人工智能,AI在信息检索这方面的能力一定比我们人工去网站上查找信息强,它更快更全面,但是写出来的内容一读就知道是AI,机械感很强。我们不会直接交上去,都会修改调整一番。”03AI工具打开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入口当笔者把好奇的问题发过去后,没几秒钟,就收到了蓝蓝的回复:“你等一下,我问问AI,怎么回答你的问题比较好。”这果然符合笔者对她的印象——这是一个AI重度依赖者,倒不是说她用AI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是在心理上对AI产生了一种信任。蓝蓝说,自己现在做任何工作、回答任何问题,都习惯打开智谱清言问问AI。“我每天花在这个AI软件上的时间很多,现在摸鱼都不看短视频了,就和AI玩,其实,大部分都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比如,你能想象我和AI对话研究写代码吗?”蓝蓝提到的这个软件,功能很多,就像蓝蓝所说的,是一个“好玩”的AI软件,她自己又有好奇心,有时候生成一本小说的大纲,有时候写一行代码,有时候看看不同行业的行业报道。她说,由于她并不是专业的,也看不出代码写得对不对,但是,至少她知道了一个消消乐游戏代码的框架是什么。“用心的人应该能从中学习到不少东西,对于我来说,每天花一点时间在AI上,至少不会和现在的大环境脱节。”年初,AI刚流行的时候,蓝蓝特别想学习AI绘画和AI设计,后来换了工作,工作内容和设计没有关系了,也就没再想着接触。直到年末,工作上各种总结报告把她淹没,她才突然又把学习AI这件事提上了日程。相比AI绘画和设计,这类文本生成的AI内容门槛也更低,探索起来也比较有趣。“刚开始就是冲着这个软件的年终总结模版去的,它的思路很清晰,即使最后不采用他的总结,也能从它提供的思路中自己总结出一篇条理清晰的工作报告。”“这个软件里还有一些生活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高情商安慰朋友?看看AI是如何安慰的,也挺有意思的。它还会模拟不同性格、职业的人物对话,无聊时和AI聊聊天,它像个虚拟朋友。”蓝蓝说。AI像不可阻挡的浪潮,席卷了每一个人的海域,越来越多的人确信,拥抱AI,就是拥抱未来。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1/10
数“联”乡村,农牧小镇变为智“惠”小镇
11月9日,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论坛”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伟讲述了一个农牧小镇通过数“联”乡村变为智“惠”小镇的故事。“现在的昂素镇,几千亩草原、几百只羊、几十头牛,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查看并操控设备,完成畜群养殖、圈舍远程监控和棚舍环境自动调节。”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王伟见证了当地从传统乡村转向数字乡村。昂素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户均草牧场面积可达1700多亩,地广人稀是这里最典型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伟在发言。主办方供图近年来,昂素镇抓住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机遇,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农牧业产业数字化。矗立在乡间小道的一个个“千里眼”,连接农牧民的一条条千兆光纤,覆盖牧区旅游景点的优质网络等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在这个小镇普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家庭发生改变。王伟说,“肉羊强镇”变身新时代“网络小镇”。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助推了当地产业发展精细化。王伟介绍,昂素镇在重点区域航拍建模,搭建起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农业综合决策服务平台,开发出集预警报警、生产管理、专家在线诊断、智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殖系统。农牧民可以精确获取植被长势、牲畜活动、圈舍环境等情况。数字乡村建设,让越来越多当地百姓看到和尝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甜头。在王伟看来,未来,在中国农村牧区都将走上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的发展道路。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1/10
下一轮独角兽,会诞生在哪些领域?
未来中国将更多依靠科技型独角兽来推动中国企业迎头赶上,重点领域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
-
23
10/25
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
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有关情况。据悉,大会会期3天,11月17日举办开幕式和主论坛;18日至19日还将举办16场系列专题会议,重点围绕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高供应保障水平、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主题开展研讨。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力愈发强劲,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新突破。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使行业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更多惠及全体人民群众。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把握全球生物技术加速迭代的新趋势,大力推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力争在重点新兴领域实现突破。打造跨领域、大协作、快速迭代的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制造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新型生物药、高端制剂生产、中药全过程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工程化等产业化技术水平。二是聚焦强链补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组建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组织开展产业链研究监测和协同攻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协作,开展协同攻关和集成验证。强化“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优势,提升原料药、高端制剂等优势领域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整体控制能力。三是深化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医药工业提质增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提升关键技术与装备生产制造水平,扩大高端产品和优质产品供给,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医疗装备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发展,培育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完善医药工业绿色生产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推广应用合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四是强化产业协同,全力打造开放共赢的良好生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医药工业企业,不断提升龙头企业行业引领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创新能力突出、质量效益好的医药工业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先的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和区域先行先试,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医药制造集群。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10/18
主打“无需下载”的小游戏,正在占领微信和抖音
越变越重的小游戏,是微信抖音的下一个超级增长点?2023年,小游戏渐成兵家必争之地。从早期席卷朋友圈的《跳一跳》,到后来风靡全网的《羊了个羊》,现象级的作品塑造了人们对小程序游戏的基本认知。经过这些爆款的教育,“随点随玩”“无需下载”“极简玩法”成为小游戏们留给大众的最大印象。不过时至今日,小游戏领域其实早已不只有极致轻量的游戏体验。不常接触的玩家可能很难想象,微信和抖音上那些点击即玩的小程序游戏已经进化到了何种程度。比如此时此刻,如果你愿意,那么只需要几秒钟的加载时间,你就能在微信里开启一场像模像样的FPS枪战,3D建模和成熟UI样样不缺。小游戏《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的主界面与对局画面乍一看,它与主流的App游戏别无二致,却扎扎实实免去了以G为单位的存储空间和所需的下载时间。在手游端游厮杀正酣之时,闷声发大财的小游戏们悄悄增“重”,不仅内容上开拓出中重度玩法的可能性,市场体量也不断壮大。如今,在平台与厂商的心目中,小游戏的战略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高。是什么让曾经“单纯”的小游戏变“重”,也变得更重要了?01小游戏破圈了,也变重了2022年9月,《羊了个羊》连登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依靠病毒式传播与再来亿次的上头玩法火爆出圈。最终,这款小游戏凭借50万元的成本撬动了过亿营收,缔造了一个久违的造富神话。红极一时的小游戏《羊了个羊》而《羊了个羊》所处的小游戏赛道,长期以来也因为种种独特优势持续吸引着各方目光。其中最宝贵的一点,无疑在于小游戏所提供的用户增量。QuestMobile发布的《2023手机游戏行业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手机游戏行业用户规模维持在6亿左右,游戏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游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游戏则为开发者创造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得益于小游戏入场低门槛、玩法休闲的特征,中小开发者有机会从中觅得生存空间。而在娱乐产品竞相争抢碎片时间的快节奏时代,小游戏又有着得天独厚的获客优势,依托微信、抖音等平台庞大的用户生态,上手轻松的小游戏能招引海量泛游戏用户。在腾讯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曾有高管透露小游戏和腾讯手游用户重合度不足50%。微信小游戏团队则在2023年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小游戏生态中一二线城市用户与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约各占一半,用户池子中始终有新人进来。尽管24岁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依旧是微信小游戏的主力玩家,但40岁以上用户占比也达到了3成之多。这意味着小游戏连接了传统印象中的偏大龄用户,使游戏的乐趣不只局限于年轻人。同时,巨量算数发布的《2022抖音小游戏用户洞察报告》也透露,在其它细分游戏赛道陷入存量竞争的桎梏时,小游戏赛道仍不断刷新增长惊喜。从广告激活用户量增速看,2022年7月抖音小游戏激活用户量环比增长64%,高于APP游戏增幅27个百分点,小游戏用户的转化潜力可见一斑。可以说,日渐成熟的小游戏生态成了一柄谋求增量的利器,这是小游戏全方位变“重”的核心动因。从各项体量数据上看,小游戏正迅速变重。腾讯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程序第二季度的月活跃账户数超11亿,其中,小游戏作为休闲游戏平台做出显著贡献,并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具有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及广告收入。根据开发者大会上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微信小游戏平台拥有多达4亿月活用户和30万开发者,且上半年小游戏流量变现和广告推广规模均达到超30%的高增长水平。抖音方面的官方数据则显示,2022年抖音小游戏活跃用户规模增长45%,2023年预计增长150%,抖音小游戏生态步入高速发展期。结合开发商关注度来看,小游戏也在变重,并成为行业生产端的新风向之一。小游戏的机遇浮出水面后,除了《咸鱼之王》背后的豪腾等先行者,众多底蕴深厚的游戏厂商也纷纷加入战局。吉比特董事长卢竑岩曾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有关注到目前小游戏非常火,具体表现在小游戏流入的用户数量规模是非常大的,我们对小游戏的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相似的,掌趣科技也选择押宝小游戏。2022年以来,掌趣科技频频表露出发力小游戏市场的决心,年报与半年报中不断释放信号,在研阵容聚焦于SLG产品与小游戏。三七互娱、4399等知名厂商同样小跑布局,旗下不乏已经上线、高居排行榜前列的小游戏作品。4399的《冒险大作战》、三七的《寻道大千》等游戏都聚拢了大批玩家,市场表现异常出色。小游戏《寻道大千》开局画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正规军”入场,小游戏自身的形态加快迭代,多品类、中重度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如今,部分小游戏的游戏体验已不逊色于App游戏,比如前文提到的《穿越火线-枪战王者》以及众多玩法深度可观的原生产品。在平台支持的前提下,小游戏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少厂商都开始摸索从App移植到小游戏的可能性,以此拓宽小游戏市场的疆界,做增量里的增量。例如三七互娱入场后,迅速推出了《叫我大掌柜》《小小蚁国》《斗罗大陆之魂师对决》等一系列中重度小游戏。这些移植举措不仅反哺延长了App端产品的生命周期,还通过差异化的中重度成熟产品收获了小游戏受众的青睐,取得了不错的商业回报。到了发行侧,小游戏的分量也在变重,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将小游戏作为新品首发阵地的尝试。比如吉比特继推出小游戏版《一念逍遥》后,又于今年8月在小游戏平台上线了一款放置RPG游戏《勇者与装备》。考虑到《勇者与装备》此前已取得版号,这一次吉比特选择先于App正式发布小游戏版,可见厂商已经真正把小游戏视作同等重大的发行阵地。率先上线的《勇者与装备》小游戏对此,吉比特董事长卢竑岩称,先上线小程序版本有业务上的考虑,也因为这款游戏在属性上比较适配小程序。未来,吉比特其他的项目也会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考虑发行小游戏版本。从平台到厂商布局,从玩法到发行地位,全面变重的小游戏正化身为游戏圈最靓的仔。02增重小游戏,需要分几步?就像人无法一口吃成个胖子,小游戏的变重也绝非一次突变的结果。事实上,这是一个层进积累的过程,商业模式、技术条件、营销路径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完善。直到各方面要素补全,我们才迎来了今天的热闹景象。第一,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小游戏经历了漫长的摸索期。2017年后,微信小游戏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彼时的小游戏普遍以广告为主要变现方式,即市场主流为IAA(In-appAds)类型。此后的几年间,小游戏内容池扩大,移动端盛行的内购之风亦吹到了这片沃土,以内购为变现方式的IAP(In-appPurchase)小游戏从此兴起。小游戏通过道具引导用户观看广告2020年后,内购广告两手抓的混合变现方式逐渐成为新趋势,混合变现小游戏涌现。在混合变现游戏中,乐意看广告的零氪玩家能平稳入坑,喜欢用钱砸出坦途的重氪玩家也能玩得痛快。二者兼备当然意味着理论上更丰盈的利润空间,所以日后成为小游戏翘楚的《咸鱼之王》等产品基本都采用了这一思路。至此,混合变现的流行意味着小游戏的商业链路趋向成熟,中小开发者能迅速在这套规则下跑起来,为赛道壮大奠定了基础。第二,小游戏玩法增重依赖技术支撑,需要时间积累。要在短短几秒内完成移植版游戏的加载,放在游戏App容量动辄破G的今天,怎么想都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从2017到2023,六年来小游戏的天花板被不断打破。其背后离不开平台技术迭代、缓存限制放宽的客观背景,也离不开工具端和广大开发者的持续推动。2023年有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节点,那就是Unity中国正式推出中国版“团结引擎”,并针对大家关注的小游戏赛道进行专门的技术部署。技术层面上,团结引擎基于Unity2022LTS,适配国内主流软硬件平台并优化拓展,从而降低小游戏开发门槛。考虑到移动端游戏大比例基于Unity制作的事实,引擎方的积极行动无疑对行业大有助益。正因如此,现在厂商们才能如此高效地将中重度App游戏移植到小游戏端。据三七互娱透露,如《斗罗大陆之魂师对决》这种量级的游戏在数月之内便完成了移植开发,工具端的适配性显然发挥了重大作用。Unity中国技术副总裁左瑞文还表示,未来Unity会最大程度减少小游戏内存并提高性能,同时完善制作管线,希望最终达成一套管线同时开发App和小游戏的目标。有朝一日,也许小游戏与App同步开发、同期上线会成为一件并不稀奇的事。可以说,基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普遍的厂商期待,包围着小游戏的技术障碍被分阶段扫清,为小游戏大爆发提供了舞台。第三,在小游戏领域,“买量”同样是直接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词,营销环境的变化成为激活小游戏市场的催化剂。2021年以来,在工信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放开外链、互联互通成为互联网圈的热议话题。此后,互联网平台就“拆墙”一事展开了种种探索。而对于小游戏营销来说,转折点在于2022年中,抖音对微信小游戏开放导流,抖音用户点击链接后便能直接跳转至微信小游戏。抖音里的小游戏跳转链接这意味着微信小游戏获得了不容小视的流量补充,而且小游戏本身即点即玩,不存在“安装”这道转化坎。行业熟悉的买量法则迅速发挥效用,帮助多款产品实现用户转化,推动了后续更多厂商跟进布局。同时,这一阶段小游戏界的买量竞争仍未白热化,多个品类都存在空缺生态位,买量成本也相对较低。再结合技术工具优化、变现模式成熟两重优势,App移植小游戏一时间蔚然成风,最终加速了整个小游戏生态的发展壮大,促使小游戏越变越“重”。03小游戏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增重之后,小游戏未来会走向何方?一方面,小游戏的市场格局必将发生巨变。回看这一赛道的起源,“以小搏大”曾经是它最诱人的属性。但随着发展阶段变化,这一点已经有所动摇。以往在开发者看来,“以小搏大”的“小”可以是团队的“小”。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游戏生态承载了大量中小开发者的面包与理想。在2023年6月微信公布的30万小游戏开发者中,约50%是小于30人的团队。不过随着传统手游厂商接连进场,整个生态的分配格局注定将有所改变。行业已经注意到,小游戏的排行名次与买量投入高度关联,爆款往往离不开持续引流,所以我们能发现,长年阔气投放的《咸鱼之王》稳坐前排,近来大厂保驾护航的产品也通常表现不错。打起广告毫不咸鱼的《咸鱼之王》那么,如果更多策略相似的大厂之作前来参战,加剧的营销竞争恐怕会给小微选手带去不小的压力。更不必提大厂游戏本身具备内容体量的优势——说到底,小游戏增重其实是增在了新来的“和尚”身上,中小团队仍然面临着跟进竞争导致的成本命题。而对于全副武装进场的大厂商们而言,小游戏“以小搏大”的“小”原本应是成本的“小”。大公司加码小游戏的初衷,恰恰反映了近年来行业普遍收缩的现象。游戏企业在立项和研发投入方面前所未有得谨慎,人人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小游戏之所以显得如此诱人,正是因为它具备更短的研发周期,且开发和买量成本比App端游戏更低廉。但看似美妙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先机红利释放,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战局,小游戏的买量成本注定水涨船高,如同内卷加剧的App游戏一般难逃市场规律。当买量成本提升后,原本被傲人性价比所掩盖的缺憾也暴露了出来。比如,小游戏用户的付费表现要弱于App游戏用户,用户忠诚度也远不及后者。根据《2022抖音小游戏用户洞察报告》,只玩小游戏的用户月充值规模显著低于只玩APP游戏的用户。53.2%只玩小游戏的用户每月在游戏中消费金额在50元以内,作为对照,这一比例数字在只玩App游戏的用户中仅为28.6%。报告还指出,调研发现超六成的小游戏用户会在三个月内更换游戏,小游戏整体生命周期短于App游戏。概括而言,小游戏并非所谓的变现捷径。快速崛起的态势之下,其实也存在着属于小游戏自己的隐忧。小游戏变重现象的背后,短期内最直接的结果是促成发行方式的新一轮变革。可控的移植成本加上成功案例的吸引力,使得小游戏端和App端并行的发行模式走向主流,能够帮助游戏厂商实打实地开拓渠道、扩大受众。而长期来看,由于小游戏自带的低门槛属性,同质化的阴云始终挥之不去,繁荣的另一面就是参差不齐。未来,小游戏行业必将经历持续的淘洗,就像它其他渠道的兄弟姐妹那样,走向越来越重内容、重精品的筛选道路。到那时,竞争产品硬实力的小游戏才有望脱离虚胖,让重量真正重在肌肉上。另一方面,小游戏的长线发展还面临着合规化的必然考题。一直以来,小游戏市场的总体量和移动游戏市场存在着巨大差距,某种程度上处在游戏监管的暧昧区域。要知道,相对成熟的手游和端游市场都严格依照版号准入规则,但小游戏本质上是小程序,因此过去并未被纳入版号审批范围。如今,随着小游戏市场规模扩大,相关监管信号正逐步浮现。8月上旬,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很快,微信方面跟进发布《关于开展微信小程序备案的通知》,强调开发者需依法履行备案手续,未按要求履行备案手续的,微信小程序不得开展业务,平台不提供上架服务。图源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公众号更大的进展在8月末,广东新闻出版局下发了《进一步规范国产游戏小程序备案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小游戏监管的备案要求。通知要求,在广东省内依法注册登记的游戏小程序运营机构需要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申请备案管理,做好游戏小程序新上线备案工作,已上线的游戏小程序应于一年内补办备案手续。总的来说,广东省率先出台的备案制度对小游戏行业释放了良性信号,明确的备案制度有利于小游戏合法合规发展,减少各方风险。随着监管部门介入,小游戏市场有望朝着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激活便捷技术与第九艺术交融的经济活力。在合规的土壤里,玩家期待的小游戏之“重”,不仅来自体量,更来自质量。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9/19
当医疗「转战」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足不出户”的线上诊疗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小病多”“节奏快”的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阵热潮。尽管这种新兴的医疗方式在国内广受好评,但其商业化一直饱受质疑。如今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十年有余,当下的情况究竟如何了?01互联网时代,医疗行业的结构正在洗牌从最初的挂号到最终的开药,“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消费者看病的痛点、难题。究其根源,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00家左右三甲医院,其中三甲数量前十的省市包含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共有543家三甲医院,超过全国总数的1/3。而排名第20的昆明、第30的兰州分别仅有25家、16家三甲医院。此外,院均医师数和院均床位数上的方差波动更大,在前10排行中就出现了最高院均1600最低600余名医师,而榜单统计到的第36名拉萨市仅有3所三甲医院,院均373名医师,1200多张床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严重制约了部分地区的医疗整体水平。公开数据,壹DU财经整理此外,从患者角度考虑,三甲等大医院拥有区域内最顶尖的医师人才,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在此背景下,患者自然是“有点病就往大医院跑”,进而导致了医疗资源挤兑、黄牛滋生,最终出现了天价挂号费的医疗乱象。尽管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县区、社区等基层医院医疗体系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显著。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医疗窘境,有机会重塑医疗资源结构,因此,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出台了10余条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如《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资源下沉、分级医疗。在政策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市场蓬勃生长。据观研报告网统计,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26.8亿元,至2021年时已经翻了2倍多达到了323亿元,期间CAGR高达26.33%,并且到明年将突破500亿元大关。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壹DU财经整理同样,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人数和线上问诊市场也实现了快速突破。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经突破7亿人次,线上问诊市场规模达到441亿元。随着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行业的不断渗透,传统的医疗模式在今天正在洗牌重构。02从互联网大厂到金融巨头,布局医疗各显神通在实体医疗越来越卷的行情下,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医疗赛道之中,其中就不乏有京东、阿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平安、泰康和一些银行等机构。总体来看,市面上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从患者端需求切入,主打“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纵观整个医疗产业链,最容易切入的一环在于医药的销售,也是京东、阿里、美团等一系列电商企业最为擅长的商业模式。凭借着强大的客户流量和销售网络,医药电商模式的市场影响力正在快速的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渠道里医药电商的销售额占比自3.2%上升至8.3%,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占比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6.7%下降至70.8%。随着未来医疗监管日趋严格,医药电商极有可能进一步拿下更多属于医疗机构的份额。在众多互联网医药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根据2022年报显示,阿里健康总营收205.78亿元,23H1净利润1.61亿元;京东健康总营收467.36亿元,净利润3.80亿元,23H1净利润15.61亿元。从业绩上看,两家企业都已经渡过了商业推广的“烧钱”阶段,步入正轨后的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红利正在逐步兑现。除此之外,在外卖餐饮做到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美团,也在医药电商上做得风生水起。美团买药板块整合了“自营药房”和“医生诊断”两大板块,从诊断到送药上门一条龙服务,真正的实现了“小病不出门”的初衷。图片来源:美团App第二类:从医生端整合,主打“互联网医院”的商业模式顾名思义,这一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加偏向于医生、医院等医疗资源的整合,打造“互联网诊断”乃至“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有着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已建立了来自22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并已合作近2400名外部名医,合作医院近4000家。图片来源:平安好医生官网相较于“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平安医疗的体系构建的难度更多在于如何在线上管理好庞大的医疗团队。面临着同样难题的还有成立了17年之久的好大夫在线。尽管成立时间够久,但好大夫在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互联网医院想要做好,难度之大。03互联网泡沫化,线上医疗将来何去何从近5、6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众线上医疗企业是吃尽了时代的“红利”。京东健康2019年5月成立,2020年12月登陆了港交所;阿里健康2015年成立,2018年12月港交所上市。互联网的红利期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也悄然加速了整个行业趋于泡沫化的进程。除了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其余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医疗上市企业几乎全部陷入了亏损的困境。如:平安健康2022年总营收61.60亿元,净亏损6.08亿元;智云健康2022年总营收29.88亿元,净亏损16.89亿元;叮当健康2022年总营收43.29亿元,净亏损高达28.33亿元。很显然,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更像“互联网”的烧钱营销,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甚至是单纯为了上市,而失去了“医疗”本身的味道。如今潮水退去,互联网行业的泡沫被相继戳破,融资难、上市难挡住了大量想分一杯羹的企业。从根源考虑,其实任何互联网企业想要做强做大,但最终都离不开实体产业的支持。某东健康今天400多亿的营收,其中86.5%源于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的收入所得,而线上服务仅为64亿元。某东健康之所以能从互联网医疗赛道里脱颖而出,正是因为理清了互联网和医疗的关系,利用互联网辅助做好医疗而非利用医疗的噱头做互联网。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也许未来这个赛道会更卷。但是随着互联网医疗的逐渐成熟,仍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机会。来源:鞭牛士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23
09/08
数字经济发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
【导读】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是继市场化改革、国际化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条曲线。数字经济发展微观上是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宏观上则是重构生产函数的过程,在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将从六大领域协同推进:基础设施方面增量建设和存量改造并重、数据要素方面数据贡献与数据交易并重、产业数字化从“企业-产业-园区”多层推进、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新业态培育并重、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生活建设并重、数字经济治理方面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安全和治理体系。作者|朱太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龚谨,复旦大学国际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金融博览》2022年第4期,原标题为“数字经济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为强化疫情防控成效、改善供需匹配、提升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数字经济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其发展有助于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遵循,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数字经济的系统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一、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产生的新经济形态。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始于国家战略部署,加速于疫情发生期间,升级于“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数字经济在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将愈发突出。其一,数字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面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扩大了市场边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将推动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更加高效地配置,其内涵与“市场化改革”一脉相承,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是“从无到有”地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效率,让原本没有商业可行性的业务变得可行,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二是“从有到优”地改进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更加全面、及时地掌握供需变化,进而推动供需更好适配,畅通供应链产业链;三是“从1到N”地提升行业协同,通过有效整合各数字终端的供需数据,打破行业壁垒,更好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的高效协同。其二,数字经济是疫情时期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20年,数字科技在疫情监测、人员流向监控、病毒溯源、医疗物资调配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彰显出高效抗击疫情的“科技实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在国外疫情压力持续增加、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在加快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和就业、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等方面的作用正在全面体现,极大提升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通过“非接触式”服务的方式,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顺利运转。也正是因为疫情的爆发,按下了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快进键”,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其三,数字经济将会占据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燎原之势”。从绝对规模看,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200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仅为2.6万亿元,2020年增加到39.2万亿元,年平均增速为93.8%,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从相对规模看,2005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仅为14.2%,2020年该比重增加到38.6%;从发展趋势看,目前全国已有28个地区制定了数字经济相关规划,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其中广东、江苏等13个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迈进万亿“俱乐部”,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从国际比较看,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增量发展空间。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约为32.6万亿美元,占GDP的43.7%,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近一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排在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新加坡、中国、芬兰,其中英国、德国、美国的占比超过60%,中国的占比是38.6%,排在第9位(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1.5%)。这表明,相比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产值占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综合来看,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系统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引领性作用日益显现。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生产函数优化升级根据经济发展理论中经典的生产函数,经济增长是由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综合技术水平、要素配比关系共同决定的。数字经济发展微观上是数据要素、数字科技和平台企业相互作用,推动数据价值化的过程,宏观上的实质则是重构生产函数,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数据要素拓展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数据是以电子化形式存在、附带一定信息、可供数字技术处理并释放价值的符号素材。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据作为新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应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数据的应用、交易、流转,解决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输入问题,扩展了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同时也强化了资本、劳动等要素的产出效力。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在宏观上,数据正在打破各行业传统知识壁垒和经验壁垒,正在成为改进市场供需适配、畅通产供销循环的关键因素,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微观上,数据正在成为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抓手,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升。二是数字科技提升生产函数的技术水平。数据解决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问题,数字技术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不断催生的新兴技术,解决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问题。从生产函数来看,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技术前沿,提升了生产函数的综合技术水平,改进了数据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形成了持续广泛的促进影响,对创新发展形成了新的强大支撑。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新兴数字科技的研发应用,一方面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如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使产业组织模式由封闭化、流程化、标准化,向开放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推动传统产业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产品、新模式奔涌而出,甚至催生出了很多新产业,如消费品反向定制、互联网健康医疗、共享交通等。三是数字平台重塑生产函数的要素配比。平台企业作为企业主体,同时作为中介具有连接双(多)边交易者、促进供需双方互动的市场属性,这种“二重性”让平台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也改变了生产函数中劳动、资本、数据等要素的配比关系。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具有网络效应,符合连接用户越多、商品越多、交易就越多的“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law);另一方面,平台的网络效应呈现多边属性,服务供需方用户(双边或多边)相互依赖、从彼此获得价值或收入,创造了“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创造供给”的正向反馈和精准对接。从行业发展实践来看,在数字平台赋能下,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投入和生产函数发生改变,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递减,数据对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替代弹性提高。数字平台基于数据、数字科技和算法的综合应用,不仅便于千差万别的零散用户随时接入,而且能即时、高效、智能化匹配零散的、个性化的需求和供给,充分发挥平台的“聚合器”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特别是近年来,集“实体性”“科技性”“生态普惠性”和“网络外部性”等特征于一身的新型平台企业(也称“新型实体企业”)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广泛吸纳社会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在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打造数字经济竞争优势需要“六箭齐发”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其自身发展也是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两大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两大主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大保障——数字公共服务和数字经济治理。结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的任务部署,“十四五”期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乘势而上,筑牢竞争优势,需要从这六大领域协同发力。一是基础设施方面增量建设和存量改造并重。在增量建设方面,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明确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关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和绿色低碳问题。在存量改造方面,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新基建”对数字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数据要素方面数据贡献与数据交易并重。在数据开放共享上,一方面推动实现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有序共享,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另一方面建立统一的国家级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利用。在在数据交易上,培育发展数据交易平台,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支持培育数据服务商,支持社会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依法依规开展公共资源数据、互联网数据、企业数据的采集、整理、聚合、分析等加工业务。三是产业数字化从“企业-产业-园区”多层推进。在企业层面,大型企业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排头兵”,通过开放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资源和能力,“以大带小”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有效推进方式。在产业层面,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是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三驾马车”,通过在智慧农业和水利、工业、商务贸易、智慧物流、金融、能源等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形成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效应。在园区层面,依托企业和行业数字化积累的能力和经验,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四是数字产业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新业态培育并重。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信息、神经芯片、类脑智能、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储、第三代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创新将成为政策支持重点,找准技术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通过技术改进的“试探创新”和新技术开发的“探索创新”,明确关键技术创新的路线图;加快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在数字重点产业领域形成“链式”创新能力。在新业态培育方面,加快发展互联网医院、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跨境电商等,引领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五是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生活建设并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强化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城市“一网统管”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鼓励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在数字生活建设方面,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打造数字产品服务展示交流和技能培训中心,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六是数字经济治理方面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安全和治理体系。在公平竞争监管方面,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完善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在协同治理方面,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在数字经济安全方面,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来源:36氪文章转载于其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